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蛇年点评】简单撤并,教育盲行

(2013-05-06 07:38:33)
标签:

闵汝明

另有

公共服务

同时

农村孩子

分类: 社会热点
【蛇年点评】简单撤并,教育盲行

简单撤并  教育盲行
5月6日《燕赵晚报》
http://yzwb.sjzdaily.com.cn/html/2013-05/06/content_70239.htm

    

    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是政府的法定责任。然而,审计署发布的1185个县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情况专项审计调查结果显示,部分地区片面将办学规模和学校数量作为调整的主要依据,搞简单撤并或一刀切,苦了众多农村娃。(5月4日《京华时报》)http://news.sohu.com/20130504/n374775496.shtml

    让农村孩子就近入学是政府理应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撤并学校应因地制宜、倾听民意,而不是靠行政权力盲目推进。同时,农村学校不但是教育园地,还是文化传承阵地,切不可一撤了之。如何推进农村教育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是教育改革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有道是:身背干粮脚翻山,一夜似回甲子前。村村办学成往事,撤并哪管学子难。另有诗为证:农村学校调布局,简单裁撤不可取。百姓利益遭弱化,百年大业有危机。

    文/风雨同舟 诗/老兵 淡烟清荷题/何宇昂 图/闵汝明


附:

有学校在,乡村的“灯”就亮着

文/李泓冰

   近些年来,一些地方盲目撤并乡村学校,已呈现诸多问题。而下面这则消息,让人稍稍舒了一口气: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保障学生就近入学是重要前提;准备撤并农村中小学前,必须征求家长意见。

  十年间,因为学龄人口减少,我国农村开始大规模调整学校布局,学生向县乡中心学校集中,目的是集中利用教育资源。这一调整的初衷是好的,对一些地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也有积极意义。然而,大量村级小学、乡级中学消失,孩子们上学路途遥远,交通、住宿、餐饮成本如何解决?更令人忧心的是,“超载车”、“黑校车”应运而生,让孩子们辗转于乡村道路上时险象丛生。

  乡村学校大量消失,还有影响更深远的“事故”,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曾经以乡村学校的存在形式,深埋于中国乡野的文化种子,正有被渐次抽离、掏空的危险,继农村青壮年大量流入城市、农村老龄化、留守儿童骤增之后,农村空心化的趋势因此再一次加剧。

  拥有数千年农耕文化的中国,靠什么维系农村道德秩序,保存文明火种,化怨解困、和睦乡里?两千多年前,西汉思想家董仲舒给汉武帝献的国策之一就是,“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太学是国家级教育,庠序则是设于地方特别是乡村的学校。而教书并非设庠序的唯一目的,教化乡邑,才是根本。我们时常说,教育是强国兴邦之本,除了指教育有培育人才之功,还有一个常常被忽略的要义——乡村学校也承担这样的潜在责任:传承文化、维护社会安定、培育有凝聚力的民风民俗……

  《红楼梦》里,秦可卿死前托梦凤姐,说“永保无虞”的法子,就是在祖茔边多置田产、就近设家塾,便能保住家族最后的退路。敬祖守孝,尊孔兴学,曾是中国文化“永保无虞”最核心的精神家园,而这“就近”二字,极是要紧。新中国成立后,乡村教书先生依然受人尊敬,排解纠纷一言九鼎,婚丧嫁娶指点仪轨,代写家书咫尺天涯……小学校书声琅琅,听着就让村民踏实,一村老小,“就近”也能熏着点儿书香,多少儿时微贱后来成才的栋梁,都有早年在村小窗外听课的偷师经历。

  现在,大量小学搬离了村庄,中学搬离了乡镇。没了活蹦乱跳的读书郎,没了知书达理的教书先生,没了就近的学校,乡村的文化主心骨何处寄放?当孩子们翻山越岭奔向遥远的学校,他们的父母在城里胼手胝足打拼,祖父母则孤守于空荡荡的村落倚门盼归,靠谁来振兴中国乡村?

  对遥远的乡村来说,每一个学校,是一堆火;每一个老师,是一盏灯,那光虽是暗淡,却明明灭灭地闪了几千年,是烛照中国乡村的一线微芒,让人温暖且踏实。

  因此,当听到十年间,我国乡村小学数量竟锐减了一半,不免心中一痛。这可能意味着在许多乡村,那盏灯黯然熄灭。教育部的亡羊补牢之策,可以防止更多这样的灯灭去,然而,如何能让遥远的乡村以让人心安的方式重燃人文教化之灯,依然是一个待解的问号……

  有学校在,乡村希望的灯就亮着。这意义岂非远远大于省下的几文教育经费?

                                                (原载2012年5月24日《人民日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