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于丹教授,好自为之吧】昆曲在北大演出,主办方请于丹上台点评,尴尬地被观众轰下台。于丹作为文化学者,究竟对于传播传统文化做出了怎样的贡献,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现实是,于丹火了,成了炙手可热的明星,经济收益也是盆满钵溢,喧闹之间,于丹也开始熏熏然,频繁在各种场合亮相。不过,还是奉劝于丹,作为教授,职责是传道授业业解惑,作为文化学者,应远离世俗,参加何种活动也应有所选择。
昆曲是戏剧的鼻祖,参加演出的老艺术家是昆曲的鼻祖,观众是恪守传统的昆曲铁杆粉丝,让于丹上台点评,观众怎会买账?主办方应该反思,于丹更应该反思。学者和明星,于丹想鱼和熊掌兼得,难!或者远离喧嚣踏踏实实做学者,或者走出象牙塔风风光光做明星,于丹会如何选择?

6.【五名男孩死亡会惊醒什么】贵州毕节5名男孩在垃圾箱死亡,毕节市长说:非常痛心、非常惋惜、非常内疚。不妨多一些追问:假设这5名男孩没死,他们的处境会有人关注吗?这种现象仅仅存在于毕节吗?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辍学率究竟是多少?社会管理体系是如何解决留守甚至流浪儿童的?人们更关心发生悲剧的原因和类似孩子的命运。如果五名男孩的生命,换来的仅仅是罢免几名官员、掀起一阵风潮,风头过后,一切如旧,那才是最令人痛心的。

7.【酒鬼酒究竟有“鬼”吗】日前,媒体报道的50度酒鬼酒塑化剂超标消息再次引发食品安全地震。然而时至今日,真相难寻。中国酒协称我国尚无白酒塑化剂含量标准,多家酒企称与塑化剂无关,酒鬼酒称自己冤枉。这种情形让消费者情何以堪啊?!难道就没有一个权威的“标准”、权威的检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