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媒体骂娘了,动车追尾事故处理还要与民意作对吗?

(2011-07-26 10:51:28)
标签:

王勇平

日本

苹果日报

事故原因

动车

杂谈

分类: 社会热点

媒体骂娘了,动车追尾事故处理还要与民意作对吗?
媒体骂娘了,动车追尾事故处理还要与民意作对吗?

今日,香港董桥先生主编的《苹果日报》的新闻标题可谓举世无双:《只要通车,不要救人,他妈的!》。国骂成为新闻大标题,这在新闻史上也属开先河之举,然而,公众看到这样的标题,并没有反感媒体爆粗,因为如此情绪表达暗合了民意。

连日来,甬温线“7·23”铁路特别重大交通事故成为各种媒体关注的焦点,而新媒体尤其是微博,表现出无与伦比的参与热情,在时效、深度上尽领风骚。事故发生至今,纵观事故善后处理全过程,可谓指责之声不绝于耳,难有可圈可点之处。网络上“骂娘”已是见多不怪,我们也没必要听到骂声就反感,有的骂声是正义、善良的。客观而言,骂娘也是释放怨气和自我减压的方式。哀莫大于心死,如果老百姓连骂娘的心气都没了,表面心如止水,而下面往往汹涌着澎湃水流,积郁过久后的释放就未必是骂娘了,可能会采取激烈方式。因此,无论是《苹果日报》的骂娘,还是论坛、博客、微博中的骂娘,都是可以理解的。

骂娘,纾解的是怨气与不满。回顾动车事故处理热点,除去温州市民的表现,再也难有动人之处,不解、愤懑成为民意的主流。

其一,铁道部面对事故的诚意令人怀疑。事故发生后,尚未经过任何调查,一直说是雷击造成的。如此大的事故,怎么如此草率地作出结论?将事故完全归结到“雷击”这一“天灾”,难以令人信服。

其二,新闻发言人王勇平的表现低下,似乎是一个挑逗公众情绪的发言人。24日晚,王勇平在解释为何掩埋车头时表示,是为了便于抢险,并称“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25日播出的《新闻1+1》中,白岩松评论说,“一个多月之前我愿意相信,但是现在我不敢信,不能信”。

其三,死伤数据始终是难以解开的谜团。掉到30米高左右的桥底下的,共有6节车厢满员600人左右。桥上车厢里有多少人伤亡先不算,桥下已知活着的“伤员”为210多人,而新华社报出来的“死者”为39人。如果照新华社数据,那么,600(总)-210(伤)-39(亡)=351人,这351人是何种状况?“蒸发”了?车厢总人数、所有人的真实姓名、受伤人数、死亡人数、完好人数都必须核对公布,在事故处理中,人员数据决不能成为游戏。

媒体骂娘了,动车追尾事故处理还要与民意作对吗?

    其四,仓促宣布搜救结束,不顾废墟中还有人命。而当幼小的生命被救出时,被王勇平成为“奇迹”,这样的奇迹多么令人心寒!

其五,就地掩埋动车残骸可谓最大败笔。官方的解释是,当时的现场情况特别复杂,需要把车头埋进泥潭里,铺上土“垫脚”,后续的救援装备才能进入现场核心进行施救。太滑稽了!用事故车辆做“垫脚”,太油菜花了!据最新消息,经国务院调查组研究决定,相关部门将遗留在现场的温州动车事故车辆移送至温州西站进一步调查处理,为减少对市内交通的影响,运输安排在7月25日夜间进行。已经掩埋的还挖出来吗?

据目击者称,挖掘机将车厢顶部凿开,将所有碎片部件装入车内,能整车拖走的整车拖走,不能运的将凿碎用卡车拖走。动车残骸本来是研究这次追尾事故最好的样品,可惜给破拆了。

媒体骂娘了,动车追尾事故处理还要与民意作对吗?

    其六,让一个身有污点的人接替被撤职者的位置,很“幽默”。 2006年,安路生调任铁道部任总调度长。后因2008年发生胶济铁路4·28重大事故,调任成都铁路局长,2010年5月7日重新出任总调度长。事故原因未查明,总调度长理应在问责范围,任命书未免来的太早了。

其七,事故原因未调查清楚,却急于通车。日本副外相评论道:未查清动车组事故原因,就急于通车!极其危险! 希望中国尽力防止悲剧重演!如果中国政府提出邀请 ,日本可以提供技术和专家,协助查清动车组事故原因。诚然,日本外相太“自作多情”了,但他的提醒也不无道理。

……

事故处理尚在继续,民意尚在发酵。而事故处理的方式与民意之间的距离之大,应该引起有关部门反思。恢复百姓对铁路的信心,需要的不是“技术先进”的表态,而是知耻后勇的行动。轻描淡写的处理结果,只会埋下更多事故隐患,这是对人民的犯罪!

我等屁民,唯有关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