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频出的“乌龙报告”究竟在敷衍谁?

(2011-04-03 15:41:08)
标签:

财经

《京华时报》

信息公开

乌龙

数字

杂谈

分类: 社会热点

1日,东莞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东莞调查队官方网站发布一份《2010年信息公开工作报告》。除年份数字不同外,该局2010年报告与2008年报告一字不差,这两个年份的报告与2009年报告只有少许说法上的差异。从2008年开始,连续三年的信息公开工作报告所用数据完全一样。(4月3日《京华时报》)

http://news.qq.com/a/20110403/000051.htm

 

“年年岁岁花相似”,令人捧腹又愤懑的是,官方的统计数字也玩儿起了“复制粘贴”。这种明目张胆的不作为、弄虚作假,恐怕不是仅仅用“技术失误”、“敷衍了事”能够遮掩的。

统计,是国家管理和科学决策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统计数字不仅是政府决策的依据,还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统计数字真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统计数字的公信力历来备受指责。譬如,我国省级GDP总和超过全国的现象由来已久;房价涨幅被调侃为“点错小数点了”;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引发“被就业”……几日前,网友报料,人社部官网信息公开中,2009年年报和2010年年报一字不差。该部获悉此事后,迅速将俩“乌龙年报”撤下。相关工作人员表示,由于技术失误,导致页面有误。

如果将这些“乌龙报告”归结为“失误”,那么公众不免要追问,究竟有没有“真实报告”?倘若原本就没有,作为统计职能部门岂不是身为“和尚”连“钟”都懒得撞了?如果归结为“敷衍了事”,把统计数字当成了“数字游戏”,统计部门及相关人员的责任心缺失实在令人发指!更令人不解的是,统计报告的撰写、发布本是一个科学严谨的过程,岂能沦为某些玩忽职守人员一“贴”了之?!

连续两起统计部门的“乌龙报告”事件,势必会加剧统计数字的“信任危机”。政府决策需要科学准确的统计数字,百姓生活需要客观翔实的信息公开,倘若连政府部门的统计数字都让人不敢相信,政府的公信力便无从谈起。杜绝“乌龙报告”,需要从工作机制上抓起,依法规范程序。还应该建立严格的问责机制,不能仅仅停留在诸如“撤换”、“批评”等无关痛痒的处理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