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考佼佼者沦为流浪汉仅仅是个案吗?

(2011-01-18 11:21:47)
标签:

姜明

西黄村

北方工业大学

《京华时报》

高分低能

杂谈

分类: 社会热点

高考佼佼者沦为流浪汉仅仅是个案吗?姜明曾露宿的地方

 

以高分考入北方工业大学的姜明(化名)因挂科、未交毕业论文,未能取得毕业证和学位证。从2009年肄业后,姜明不愿再向家人伸手要钱又没去找工作,从去年7月开始露宿西五环西黄村桥下,靠捡废品为生。(1月18日《京华时报》)

http://news.sohu.com/20110118/n278929552.shtml?pvid=tc_news&a=31&b=大学肄业生成流浪汉捡废品为生(图)

 

  尽管我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化,但能够接受高等教育特别是考入名牌大学就读,仍可视为社会的佼佼者。据姜明介绍,2005年9月,他考入北方工业大学,在机电工程学院就读。当时,他考了584分,这个分数在当年的安徽省算得上高分,对于一个农家子弟来说,更是尤为可贵。

然而,现实很骨感。四年的大学“修炼”,姜明非但没能光宗耀祖,却沦为一名流浪汉。当然,在数百万之众的大学毕业生中,这仅仅是个案。大学生就业难是严峻的社会现实,逼仄的就业环境,迫使大学生有的卖猪肉,有的做搓澡工,还有的成为“啃老族”……象姜明一样流落街头是极少的个例,但冷静思考,一个高材生沦为流浪汉,难道仅仅是个案吗?其背后折射出的教育问题不得不反思。

很多网友把姜明的处境归咎于是个“废物人”。尽管工作难找,但一个小伙子找一份能填饱肚子的差使,还不成问题。农民工能做到的,一个大学生就做不到?的确令人匪夷所思,或可称为现实版的“高分低能”。

教育承担着把一个人培养成身心健康的劳动者的神圣职责。姜明584分的高考成绩足以令人称道。然而,他在中学到大学的人生转折中败下阵来。上大学期间,姜明学习成绩一般,出现了挂科,英语四级没有通过,毕业论文没完成,最终没有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反观当前的大学校园,逃课、挂科现象比比皆是。从中学高强度的学习压力,到大学的“自由学习”,很多大学生渐渐放纵自己,过上了“乐哉悠哉”的大学生活。即使那些拿到毕业证的学子,又学到了多少让学生终身受益的科学知识、人文修养?现实是最好的答案。

在我国当前教育环境下,从小学、中学到大学,每个阶段教育都被禁锢在远离社会需要的“象牙塔”。学生缺乏对社会的认知和了解,走上社会难免被贴上“眼高手低”、“高分低能”的标签。如今公务员招考渐渐青睐有工作经历的往届生,因为在实际操作中发现应届生太“无知”,缺乏社会阅历是症结所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社会人”,这应该成为各阶段教育的共同目标。

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姜明的父亲已找到儿子。尽管姜明没有“啃老”,担心家庭负担重,拒绝了父亲每月几百元的生活费,但这样的现实更令人心酸。父子俩已订购好返乡的火车票,北方工业大学也承诺帮助姜明完成学业。姜明的人生之路刚刚开始,但愿他能走出困境,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更期盼,教育能教会学生如何生存、处世,高材生沦为流浪汉是教育的耻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