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商贩对讲机中的声音城管可以听一听

(2011-01-12 07:48:20)
标签:

美国

《新京报》

对讲机

旧金山市

自治组织

杂谈

分类: 社会热点

商贩对讲机中的声音城管可以听一听

据1月11日《新京报》报道,在北京华威桥路边,几名卖烤红薯的商贩配备对讲机,用来互通信息,以应对城管的突然检查。

小商贩是流动在城市大街小巷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或是卖一些自己生产的蔬菜水果等土特产品,或是贩卖一些生活必需品,靠微薄的收入贴补家用,甚至是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曾几何时,飘荡在巷子里弄的叫卖声也是城市的一道风景。

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市容越来越漂亮,而小商贩的身影却日渐稀少,倒是经常看到一些小商贩被城管追得到处躲藏。城管与商贩变势不两立,俨然成了一对“冤家”。城管暴力执法、商贩暴力抗法时有发生,城管也成为媒体围观的“常客”。

卖红薯的配备了对讲机,他们绝对不是追逐“现代化时尚”,而是用一种特殊的方式与城管“对峙”。“对讲机”是对城市管理的对抗,也是自身权益的合理表达。城市是一个多阶层人群共同享有的空间,不管你喜欢也好讨厌也罢,小商贩是城市不可或缺的社会底层群体。他们为市民提供了生活便利,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对城市环境、交通产生不良影响。如何以包容的心态对待社会底层群体,实现商贩利益与公共利益“兼容”,是城市管理者应该着力解决的问题。

小商贩与城管的矛盾,实际上是商贩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矛盾的一个缩影。个人商贩为了一己私利致使公共利益受损,如侵街占道影响交通、破坏公共环境等,这自然是应着力解决的问题。城管的职责就是维护公共利益不受侵犯,而在执法过程中又往往忽略商贩个体的利益。一旦公权力被滥用,管理成为打压,滥罚款成为常态,城管与商贩之间的关系变得势不两立。在现实逼仄下,商贩们借鉴了“敌进我退”的游击战术,玩起了“猫捉耗子”游戏。

城市小商贩的管理在世界各国都是一个难题,而对小商贩的包容也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去年,印度小摊贩告赢政府,最高法院判决小贩“诚实经营的权利不可侵犯”,赢得舆论一片叫好。最近,美国旧金山议会通过了简化流动摊贩管理的一项法案,这项法案的通过,将使旧金山市的街头小贩能够更容易获得合法执照,相关费用也将减少(1月9日《新京报》)。旧金山市议员说,小贩的存在,更能反映这个国际化大都市“充满魅力和发展机遇。”而在美国其他城市,也活跃着许多维护小贩合法权益的民间组织。

消除小商贩与城管之间的对立、敌视,首先要尊重小商贩的客观存在,保护他们的正当利益,关注他们的生存状态,让这些社会底层民众也能感受来自城市管理者的温暖。其次要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制度,象美国城市那样建立小商贩的自治组织,这些自治组织既维权,又参与城市管理。第三创造机会让这些小商贩参加各种免费培训,帮助他们提高文明素质,学习新知识新技能。

但愿小商贩的对讲机能引起城管的警醒,当双方建立起足够信任时,对讲机也就派不上用场了,城市和谐才有望实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