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引发的旅行小思

标签:
名山大川地理学峻岩足迹徐霞客旅游 |
分类: 信手涂鸦 |
图片选自博友、著名驴友河北红孩儿的博客
不知是哪位颇有才华的网友说过这样一句话:旅行就是从自己活腻的地方到别人活腻的地方去。虽然泛着草根的味道,细细咂摸也颇有哲理。
旅行跟我们常说的旅游是否相同?总是感觉很模糊。有困难找百度,旅行和旅游的区别就在于:旅行是在观察身边的景色和事物,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相对于是指个人。旅游是在游玩,通常是团体出行,在时间上是很短暂的。旅行就是旅行游览活动。又称做旅游。说白了,对于平民百姓来说,旅行即旅游。
那名网友的话很实在,人在一个地方呆久了,难免产生厌烦,于是就产生了到别处游览的冲动。在物质条件丰富同时社会生存压力增大的今天,这种冲动更为强烈。人的社会角色不同,往往给旅游赋予很多的缘由,如休闲旅游、蜜月旅游、会议旅游、商务旅游等等。喜欢亲近大自然的朋友把旅游上升到一个新高度,如户外运动、自助游。人们还把这种别具特色的旅行叫“驴行”,旅行者自然称为“驴友”。
旅行的动机源于探知另一个空间的自然环境、风土人情。北方人羡慕江南的小桥流水,南方人欣赏银装素裹的北国风光;相对落后的西部羡慕东部沿海的先进与开放,富裕了的东部欣赏西部苍茫……戈壁的原始与粗犷;生活在平原的渴望高山的雄伟,生活在山区的渴望大海的辽阔;农村的向往大城市的现代与繁华,城市的向往农村的古朴与恬淡总之,人们都在踮起脚眺望别人生活的地方。
但这种愿望也并不是都能实现,有的山区百姓一辈子都没挣脱大山的怀抱,偏僻村庄的大娘一辈子没去过县城那座“最近的城市”。而有的人游遍名山大川,甚至足迹远涉欧美。有的自掏腰包实现旅行的梦想,有的公款消费实践“考察”的“诺言”。人活着就得运动,有的只在院里院外楼前楼后,有的腾云驾雾声东击西,不一而足,个中滋味只有自己清楚。
说起旅行,自然会想到我国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探险家徐霞客。他不应科举,不入仕途,30多年间足迹遍布祖国名山大川,把全部的精力都献给了地理学研究事业。《徐霞客游记》既是地理学上珍贵的文献,又是笔法精湛的游记文学。读他的游记,感受的是真与美的享受,仿佛随着他的足迹,跋涉奇峰峻岩、急流险滩,置身于秀丽山河,为之陶醉,为之骄傲。
相比于徐霞客,我们的旅行不免多了一些世俗。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会有更多的人加入旅行行列,旅行能够丰富人们的自然与人文知识,也是一种人生享受。
正如许巍《旅行》的那段歌词:阵阵晚风吹动着松涛/吹响这风铃声如天籁/站在这城市的寂静处/让一切喧嚣走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