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陌风情春自知

标签:
野菜地气小草绿意接触法休闲 |
分类: 信手涂鸦 |
周日的午后,拖着慵懒的身躯,走出了家门。上午还是细雨霏霏,空气显得格外清新。
一直想去城外乡野探寻春的踪影,说的有情调些叫“踏春”。我在农村果树之乡长大,如今又生活在亦城亦乡的小地方,对于踏春似乎没有大都市人的那种浪漫情怀。想跟大自然来个亲密接触,只是举步之劳。细细想来,也有些时日没去城外了,总游走在水泥丛林中难免视觉疲劳,精神也疲劳。
前几天看过一篇文章,高楼上待久了,要下到地面上走走,接点“地气”。前苏联米康林院士曾提出抗人体衰老方法,即“泥土地接触法”。他说,生活的不断现代化和城市化使人越来越远离了泥土,脱离了负电荷,结果体内积累了过多的正电荷,体内平衡被打破,人就会变得体弱多病。如今,人们也认识到了这些,只是忙于工作或各种应酬,或是懒惰,在难得的休息日总想睡上一觉,或看看书看看电视上上网。看来,真的要有意识地把自己“驱赶”到阡陌原野,也好接点“地气”,壮壮筋骨,放飞心情。
春回大地,草木萌发。树林中、田地间,绿意盎然,花团锦簇。不仅空气清新,置身其间,听鸟语、闻花香、赏绿色,尽情领略大自然的温馨,顿感心胸开阔、心情舒畅。或许在陶醉之余,还会萌发创作灵感,迸发创作激情。
漫步乡野,树木、麦苗、小草。。。。。。那润人肺腑的绿意总能触动人的灵魂。看着刚刚地钻出地面的小草,你会忍不住去抚摸,这些赢弱的生命在料峭的春风中挺直了腰杆,尽管它没有靓丽的色彩,没有馥郁的芳香,甚至没人关注它的存在,但它毅然顽强地向人们昭示着春天,昭示着生命的不屈。
在一片空地的地头,停放着一辆小型电动三轮车,我抬眼望去,有一人步履蹒跚地在田间挪动,于是走了过去。看上去他有五十多岁的样子,腿脚有些不便,大概是心脑血管病后遗症。一手拿着塑料袋,里面装的野菜,一手拿一把小铲子。我招呼道:挖野菜啊!他抬起头:是啊,野菜这东西还吃上瘾了!又聊了几句天气、春天,便告辞了。再仔细看这块空地上,布满一行行脚印,这是他与病魔顽强抗争的足迹。想必在他的心目里,春天会有更多的意味。
春意阑珊著人醉,春天是绿色的,春天是温暖的,生命在春天生根发芽。
春天,真是难以用语言描绘,总是感到言不达意。还是用这些来自乡野的图片来诠释春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