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故乡之行(二) 爷爷,心中的谜

(2010-02-24 14:57:42)
标签:

爷爷

堡垒户

乡亲们

姥姥

鲁迅

天津

情感

分类: 情感世界

每次回家跟父母在一起,最快乐的就是聊天。爹娘会把村子里的趣事、家长里短象说故事一样说给我听。年岁大了就喜欢怀旧,对于老人来说,把以前的陈年往事翻出来晒晒也是一种乐趣。那天晚上,我跟父亲谈起了我爷爷,直到深夜还意犹未尽。

爷爷对于我来说始终是个谜。我只是在四、五岁的时候见过爷爷一面,几乎没什么记忆。唯一有记忆的是,1978年爷爷病逝于天津,父母去天津、包头料理完爷爷的后事,带回来的是爷爷的骨灰,在村子里按乡俗出殡,我作为长孙给爷爷打幡。

爷爷在脑海中的印象,更多的是来自乡亲们的述说。

爷爷的名字很多,乡亲们都知道他叫张文宪。在战争时期,因工作需要,名字也是经常变换,曾经的名字有张耀祖、张润川。

爷爷在家乡一带是颇有知名度的,记得小时候很多人介绍我的时候都是:这是谁谁的孙子。

跟父亲谈论爷爷是经常的事,但即使父亲对爷爷的了解也是寥寥,因此,爷爷在我心中就多了一份神秘。

从父亲口中得知,爷爷1937年参加革命,在宁晋县抗日游击大队,主要活动在宁晋县东部一带。解放战争时期,以开银号为掩护,在石门(石家庄)做地下工作,解放后在天津市公安局工作,后调入驻天津的建筑工程部第七建筑工程公司。在建设包钢时,随公司前往包头市,病危时转到天津市治疗,病逝于天津。

爷爷是个颇具传奇色彩的人。小时候,很多乡亲都能说出一些爷爷的传奇故事。说爷爷身手矫健,枪法颇准。抗日时期的一些堡垒户及其后代,也经常谈起爷爷当年的故事。我从小跟姥姥一起生活,姥姥村子里有个怪怪的人,一年四季都是一身国民党时期的军大衣、大皮靴,总之是个神经异常的人。乡亲们说,他的病是爷爷吓出来的。这人曾当过伪军,解放前期爷爷回家探亲,见到了这个人,开玩笑地说:你怎么还活着啊!这人可能神经受到刺激,就失常了,也有的人说是装的,害怕受到打击。记得从小姥姥就嘱咐我,离这人远些,当时不知道怎么回事,后来才知道是担心这人报复。究竟这人的病是不是因为爷爷引发,都是猜测,但爷爷在这一带的影响可见一斑。

爷爷是个颇具个性的人。他在1969年回乡探亲后,就一直没在回来。这对于我来说始终感到不解。只是听说他与性情刚烈的奶奶脾气不和,这难道就是他不回家乡的理由?父亲和姑姑上小学的时候,爷爷就把姊妹俩带到天津上学,但中学毕业后,爷爷把他们都送回了家乡务农。按爷爷当时的地位和社会关系,给父亲和姑姑安排一个工作应该不成问题。这又是一个谜,连父亲都不明白,爷爷为什么对自己的子女这么无情,就甘心让自己的孩子在农村受苦。爷爷在天津住院病危的时候,公司的领导说应该通知儿女啊,可爷爷一直反对,等父亲赶到医院的时候,爷爷已经离开了人世。人的个性真是感到不可思议。

爷爷嫉恶如仇,多年后,爷爷与当年不支持抗日的、曾为日本做事的汉奸,都是不共戴天的,甚至与他的一个当家叔叔都彻底决裂,直到近年晚辈们才逐渐有了来往。但爷爷与当年的堡垒户、拥军模范感情颇深,每次回家探亲都要去看望、一起喝酒吃饭,为他们的子女介绍工作。

爷爷去世后,他的遗物也回家了。记得有很多的书,特别是鲁迅著作和历史书籍居多,看来爷爷很是喜欢鲁迅。爷爷的遗物有的还具有文物价值,象当年的持枪证、侦探证、个人简历,还有抗日战争时期的腰带、子弹夹、军用口哨等。最近,县政协在搜集编纂文物历史系列丛书,爷爷的一份简历还收入其中。

爷爷喜欢喝酒,社会交往颇多。听父亲说,爷爷回家的时候,几乎是天天与酒相伴。他的朋友也格外多,方圆数十里的干部、群众、当年的堡垒户,听说爷爷回家乡了,都要去看望。因此家里客人不断,酒与菜也是每天摆在桌上。

尽管爷爷在我的记忆中很模糊,但爷爷的形象已经扎根在心中。除去对爷爷的不解,更多的是怀念与崇拜。

在这里,也真诚盼望有认识、了解爷爷的前辈、朋友,能提供一些爷爷的生平线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