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风雨同舟
风雨同舟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431
  • 关注人气:13,53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怀瑾谈教育

(2009-11-25 20:45:46)
标签:

学问

人格

整个社会

德治

南怀瑾

杂谈

分类: 名人名家

http://211.89.225.4:82/gate/big5/hn.cnr.cn/zt/ggkf30zn/jrjj/200806/W020080606354845123230.jpg

  国学大师南怀瑾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传播者,他的著述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捷径,对无法直接了解典籍的人作了一个重要引导。南怀瑾的言谈生动有趣、博大精深,可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忠实代言人,人们尊称他为“教授”、“大居士”、“宗教家”、“哲学家”、“禅宗大师”和“国学大师。下面摘录几段他关于教育的观点,读来耐人寻味。
 

    我们中国几千年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谋生,是教我们做一个人,家教是重要,然后才是跟先生学习。人格教育、学问修养是贯穿一生的。所以社会除了政治、财富力量以外,还有独立不倚、卓尔不群的人格、品格修养,作为社会、人心的中流砥柱。
  现在家庭和学校的教育,乃至整个社会的教育观念,专门为了职业,为了赚钱,基本人格养成教育都没有。人如果做不好,你讲什么民主、科学、自由、法治、德治、集权,乃至信用、环保、团结、和谐等等,理想都很好可是没办法做到,因为事情是人做的。
  譬如孟子的话“君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告诉我们一个读书人、知识分子,如果倒霉,就把自己弄好,不管外面的事。倒霉没有关系,至于职业做什么都可以,职业跟学问根本是分开的。学问是一生的事,学问不是知识,会做人做事都是学问。“达则兼善天下”,如果有机会叫你出来做事呢,那就不是为个人、为自己,而是把自己贡献出去,为整个社会、国家做出一个贡献。这是孟子的教育。这与一切向钱看的教育因果差别有多大,值得好好深思。
  再譬如老子的话:“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有道德才能的人,时节机会来了,环境逼得你去做官,“则驾”,开汽车一样,你就发奋去做事了。“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时机不对,则随遇而安,乐得自在,刚好读书提高修养,做点什么谋生都可以。
  这些是孟子、老子的教育。不像现在,读个书,就想到学哪一科最好,读完了做什么待遇比较高,有前途,这完全是商业行为,不是教育行为!

 

    身心修养是做一个人的根本。不论你是做什么职业,什么地位,只要你做人,就是以此为基本修养的。这是中国的教育根本。修身养性是传统教育的一部分,后来推翻旧的教育以后,一个学校(负责)修身养性主要有三个部分,教务、总务、训导。训导就是人品的修养,现在还离不开,但后来把训导变成政治了,就完了。

 

    孩子成长要靠自己,不要过分要求,让他自由发展。教育不在于他将来成功不成功,先希望他长大做个好人。什么叫修佛修道?规规矩矩做事,老老实实做人,有好的人品和教育修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