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品读《三适连环教育》

(2009-11-12 09:17:41)
标签:

三适连环教育

尺子

职业教育

何福田

台湾

教育

分类: 它山之石

http://www.golden-book.com/ProductImage/090801-090815/753387981m.jpg

最近,浙江教育出版社推出了台湾著名学者何福田教授的新作《三适连环教育》。何福田教授是台湾教育界知名的学者,担任过台湾屏东教育大学的校长,后又主持筹办“台湾教育研究院”,退休后担任多所学校的顾问工作。

“有教无类”是孔子提出的一种伟大的教育思想,因材施教是其伟大的教育实践。《三适连环教育》以我国传统教育思想中的“有教无类”思想理念为基础,以“因材施教”为策略,提出了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适性、适量、适时“三连环教育”。教育本质的核心是仁爱,教育的本质在于开发个体的潜能。我们常说,教育就是造就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功能就是为社会培养各种人才,使人在推进社会发展中发挥主力作用。教育家顾明远也说过:“教育最重要的本质特征还在于人的自身发展。也就是说,教育的本体性是育人,是提高人的素质。”也就是教育的对象和核心都着眼于人,而人是由差异的个体,人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正确认识学生的差异是实施教育的前提。我们不能用一个尺子衡量所有的学生,也不能寄希望于通过一段时间的教育消灭差异。只能通过多种渠道去认识、了解学生,依据学生不同的特点,发展性地判断每个学生的发展潜力,为每一个学生提出适合其发展的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建议,通过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发展。

在对三适连环教育的系统阐述中,何教授提出了以下观点:(1)适性教育丢不得。人的性向是多元的,潜能也是多样的,适性的教育就是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帮助学生找到适合其个性发展的最佳途径。不同的人、不同的发展阶段其发展方向和发展任务是不同的。如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每个阶段的任务是不同的。同时,人的性向也受后天教育训练的影响,都是可塑的,都可以通过教育来实现某种程度的改变,这就是人的可教育性。(2)适量教育比不得。适量教育就是指适合个别能量的教育。适量教育的关键是要界定不同学生合适的学习量。跳一跳能摘到桃子,是教育的合理境界,是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的。(3)适时教育急不得。适时教育强调教育要适合学习实际,要循序渐进,过晚或抢早抖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学习时机是由个体身心成熟度和学习预备度所决定的。

 

什么样的教育是人民满意的教育、好的教育?文件发了不少,教育工作者也做个大量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但受到长期传统应试文化和功利主义政绩观的影响,使教育内涵的落实产生了扭曲。社会和家长习惯于用“分数”这一把尺子来衡量学生,使大批学生跌入失败者的深渊。从上小学开始,就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架上了“分数”这个无情的尺子,抹杀了多少孩子的天性。当前,普教、职教都在积极推向新课改,有了一点人性化的曙光,但前途艰难,真为孩子们捏一把汗。我们应该坚持正确的成才观:行行出状元、人人能成才,天生我材必有用,有用就是人才。

我们所倡导的构建学生成才的立交桥,也有何教授的三适连环教育理念。根据每个学生的潜能和个性特点,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发展道路。这个立交桥应该是众多道路相交的立交桥,包括职教与普教、中职与高职、高职与本科、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等多种教育的融通与衔接。

三适连环教育对于职业教育发展有更深的启迪。当前,职业教育的学生多数都是被分数这把尺子“卡”下来的,在学生心底有个深深的失败者的烙印,使很多学生失去了对知识的渴求、对理想的追求。另外,职业教育的学生多为农村的孩子、贫困家庭的孩子,在社会处于弱势地位。在这个非常功利化的社会背景下,也容易使孩子的心灵发生扭曲。职业教育的任务就是要发现学生的潜能,并根据每个学生潜能的不同帮助学生选择不同的专业发展方向。让学生在学习理论和技能的同时,享受到成功的快乐,进而激发学生以健康向上的心态走上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学生渴望深造的,我们能为学生架通升学之路,直至本科、硕士、博士。学生渴望就业的,我们通过知识和技能培养,让学生掌握服务社会的本领,为学生架通就业之路。总之,要让学生满意、家长满意,职业教育才有希望成为人民满意的教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