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志愿4万亿中做足文章 选专业多考虑国家战略
(2009-05-29 10:25:41)
标签:
就业国家战略选专业王化程基伟北京杂谈 |
分类: 关注高考 |
今年是极为特殊的一年,金融危机影响到许多领域和行业,大学生就业也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那么金融危机火了什么专业?又冷了什么专业?4万亿投资又会让哪些专业得到大发展?
在这种特殊的经济条件下,考生如何选择专业,以便增加今后就业深造的砝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程基伟对此感到非常欣慰,他说这得益于国家战略调整和大项目的推进:“大飞机项目要走我们200来个毕业生;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承担大企业社会责任,招聘了500名学生,比往年的用人计划增加一倍;航天科技和航天科工两个大企业共接收300多名毕业生,这些加起来就是1000多人。”
程基伟说,北航可以说是国家战略性发展和国企承担社会责任政策实施的受益者。而且伴随着这几年神舟飞船上天、大飞机项目的实施,北航毕业生不仅就业不成问题,而且招生时也得到越来越多考生的关注,每一年报考人数都在增加。
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全面实施了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包括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等十项内容。
这些重大计划都与人才密切相连。
综合多所高校的就业情况分析,这些大项目让一些应用型和工程技术类的“硬”专业火了起来,而相比之下,人文社科,以及金融、经济、管理类等“软”专业今年就业略受影响。
北京交通大学今年毕业生中,一些应用技术型专业的毕业生今年就业比往年看好。学校今年也针对国家需求,对一些专业进行了微调,例如适当调整交通运输类学科群的招生计划,包括车辆、交通工程、机电等几类相关专业。
“我们的人才培养就是服务于国家高速公路、铁路建设的需求。”北京交通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王化深同时强调,这些专业的增加是适当的,因为应用技术专业的开设与办学条件、师资队伍水平有很大关系。同时,还要考虑4年以后各方面的需求。
目光放长远理性看待专业冷与热
据了解,电子商务、环境工程、旅游管理目前是招考时的热门专业,可是就业却不太看好。不过,一些高校专门做就业指导的老师认为这几个专业肯定符合未来社会发展方向,高校也不会因为就业的原因停招这些专业。对于考生来说,就要理性判断,了解今后这些专业的具体发展方向。
会计学是这类“叫好不叫座”专业中有代表性的一个。十几年前,这是一个非常热门的专业,但是几年前因为高校培养学生过多,加上社会需求趋于饱和,就业“遇冷”。但是3年前,这一专业突然再度火爆,许多公司到相关高校要人。不过,这一专业今年又进入一轮新的就业低谷。
北京工业大学今年新增了社会学和软件工程专业。其中社会学专业将培养一部分社会工作的专门人才。该校招办主任党杰介绍说,自去年北京市社工委成立后,北京急需大量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今后3年,北京将为高校应届毕业生提供5000个社区服务岗位,力争在3到5年内达到平均每500户居民有一名社区服务人员。他认为:“这样的用人需求需要高校培养相关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