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胸脯与抚摸胸脯的心理学原理
(2013-09-17 15:17:33)| 分类: 知识小品 | 
昨晚牵着狗在公园走路,从一个事情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事情是这样的,我走路时比较专注,这大概是练内观的一种习惯,我会把专注力放在某个部位,比如放在脚上,渐渐地,脚会感到发热。走完路后,感觉很好。昨晚我正走的专注,忽然狗叫了一声,随着狗叫声,一位女士也“啊”了一声,然后一边拍着胸口一边说“这狗吓着我了”,我连忙道歉。过了一下子,这位女士也没有什么不良反应了。
此时我想到一个问题,在做内观时,我每次都要观察自己的胸口,感觉胸口的各种反应,尤其是有情绪时这个地方的反应,结果很多的情绪都得到了改善。所以当我看到这位女士轻拍自己的胸口时,我就想到,狗冷不防朝她一叫,她肯定受惊了,然后胸口就会有反应,比如心跳加快,胸口部位一种特殊的放电般(或者是难以描述)的感觉等,这种感觉一出现,人与此相关的心情就会出现。反之胸部的感觉消失了,那些受惊吓一类的感觉也就消退了。
所以很多的人都会有一种自然的反应,一遇到什么紧急状况,胸口就会起反应,比如我的老妈,常会说“我的心都吓得发抖”或者“我的心都抖痛了”。 我们中国的老祖宗创造出很多成语,像:心急如焚 心惊胆战 心惊肉跳 心乱如麻等。这些成语都非常真切的描述了人的情绪与身体间的关系,也就是所有的情绪都会在身体上产生反应,当我们把身体中有反应的部位作处理后,情绪也得到了处理。
在传统的做法中,我们常看到,一个小孩子受惊后,大人就会在孩子的胸口抚摸几下,并且说“不怕,不怕!”,说来也怪,孩子很快就会恢复正常。正因为这样做很有效,大家口口相传,所以会流传下来。
我们还会看到另一种现象,就是有些人要做出承诺时,就会拍拍胸脯,“这事情包在我身上!”其实很多人都是这样的,在承诺以前,他还是有胆怯的,这种胆怯很容易在胸口产生反应,为了让自己的恐惧下降,就必须先关照一下胸口部位,问题在于,小的刺激不起作用,比如抚摸胸部没作用,或者作用太小,轻拍胸部作用还是不够,于是要用力一点,拍几下胸部,这时候才能壮胆,才能做出承诺。
每当我们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可以做出一些合理的行为。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