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做一个能用真心陪伴孩子的家长

(2012-04-18 12:04:05)
标签:

杂谈

分类: 家庭教育

昨天做了一个咨询,一位学生就要参加升学考试了,在这段时间里,在文化课方面需要恶补,因为前一段他参加其他考试,把很多文化课都落了下来。这一点他自己知道,这一点他的家长也知道,这一点最清楚的是老师。所以作为班主任,这位女老师用了最大的努力,把男孩的座位换到前面,这样在她的视线里最容易看到男孩是真的在读书,还是在发呆、或开小差;对男孩的作业照顾有加,稍有不对,就当面指出;对男孩的考试成绩更是万般关注,成绩上升不快,就是男孩学习不努力,没有认真。

男孩的年纪不小,应该知道自己的处境,他自己也说,很想把成绩赶上去;女老师年纪不大,才三十出头,精力旺盛,花了很多心思,付出很多的劳动。女老师很有爱心,她认为这样做是对男孩最好的,可以帮助男孩很快的提高成绩。

不过事实上不是这样的,男孩觉得自己在受别人的控制。比如有时他抬起头来思考问题,老师说他在开小差,有时累了想放松一下,老师说他偷懒不努力,男孩觉得自己真的想好好学习,可是处处被人监视,感觉不好,心里很不爽。这样学习的效果反而不好,他觉得自己要自由一点,这样才能学得更好。

在很多的家庭中,父母所作所为,和这位老师没有什么差别,或者程度更甚、效果更差。有一位妈妈,孩子一回家,就要让他做作业,妈妈则在一边织毛衣。这位妈妈织毛衣的技术很高超,几乎完全可以做到“盲织”,她的双眼用来看孩子的作业,孩子在某个地方出现了错误,妈妈就会用针尖去戳孩子。结果孩子的学习没有上去,在学校的表现也很糟糕,经常会推搡同学,造成一些冲突。

从妈妈的角度来说,她真的是用心良苦,花了这么多的时间,这么多的精力来陪伴孩子,对孩子的一片爱心也是显而易见的,可这个孩子怎么就那么顽劣,一点都不服管教?!

其实这位妈妈的陪伴,根本就没有用心,或者说压根就不是陪伴,而是在监督孩子。这样的话,孩子的心灵一点自由的空间都没有,处处都在妈妈的监督之下,这样的话,肯定会不舒服。曾仕强先生讲过,父母要真心陪伴孩子的话,那么在孩子面前,不可以做任何事情,就那么陪着孩子。虽然这个要求太高了点,客观上很难做到,但是不无道理。

很多家长,总会以爱的名义,去监督孩子,去控制孩子,表面上是爱,但事实上是在伤害孩子。因为孩子在这种情况下得到的是不信任,被控制,失去自由。

作为为家长,你拿什么去陪伴孩子,最有用的还是用你的那颗心。你在做其他的事情时,孩子会觉得你在做事,不是在陪伴我,而孩子的作业出问题时,你马上指出,如果问题出多了,你还会声色俱厉,这样的话,孩子也会觉得你不是在陪伴他,实在监督他,而且这种感觉会很不好受,所以很多孩子不愿意父母的陪伴,他宁愿一个人躲起来完成作业。

陪伴孩子的心是宁静的,有这样的心,孩子的心才会静下来,因为孩子能感受到父母的能量;陪伴孩子的心是不带有期待的,很多家长总是带着太多的期待去陪伴孩子,这样他势必会产生焦虑,然后把焦虑投射到孩子身上;陪伴孩子的心是能包容一切的,他在孩子身边,不管孩子怎样,做错了什么,都会爱孩子,然后用爱的力量,引导孩子不断成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