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偶联契约”学习法

(2008-12-10 09:56:14)
标签:

杂谈

分类: 知识小品

 

 

不少同学对自己的学习成绩都有一种较高的期望,但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又往往很难实现自己的目标。导致这种问题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有:1.学习者虽有学习目标,但目标过高过大过于笼统,难以操作并且短时不能实现,因此中途放弃;2.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仅作为一种责任,只是在他人的驱使下才进行学习;3.学习者意志力方面的自制性、坚持性欠缺,易受环境及其他事物干扰;4.学习者的情绪不很稳定,自信心不是很足等。

为解决以上问题,我为同学们介绍一种方法——改造后的偶联契约法,这是一种心理学上的行为干预的方法,主要意思是经行为者本人同意后,以书面协议的形式,明确规定,预期的行为出现与否将会获得怎样的后果。契约的制定是实施偶联契约的关键。由于在实施的过程中,除了老师与同学(偶联对象)的监督以外,在相当的程度上是进行自我监督,因此,要求行为者具有较高的理智与合作水平。

“偶联契约”的设计如下

学科学习计划表

班级          姓名            学科

目标:校    名    班    名    卷面成绩   

激励语:

 

 

日期

复习内容

目的要求

执行情况

完成时间

奖励或惩罚

检查者

备注

月 日

 

 

 

日 时

 

 

 

月 日

 

 

 

日 时

 

 

 

月 日

 

 

 

日 时

 

 

 

月 日

 

 

 

  日 时

 

 

 

月 日

 

 

 

  日 时

 

 

 

月 日

 

 

 

  日 时

 

 

 

月 日

 

 

 

  日 时

 

 

 

月 日

 

 

 

  日 时

 

 

 

月 日

 

 

 

  日 时

 

 

 

月 日

 

 

 

  日 时

 

 

 

月 日

 

 

 

  日 时

 

 

 

月 日

 

 

 

  日 时

 

 

 

月 日

 

 

 

  日 时

 

 

 

月 日

 

 

 

  日 时

 

 

 

月 日

 

 

 

  日 时

 

 

 

月 日

 

 

 

  日 时

 

 

 

月 日

 

 

 

  日 时

 

 

 

 

这种方法的具体操作是这样的:首先是确定合作对象,人数一般确定为2~5人(也可以包括老师),合作者的学科知识基础要基本在同一水平线上,这样便于合作者活动的步调一致;确定目标时要充分考虑每个合作者过去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各自的学习能力,使目标能实现但又不致于太容易;其次,激励语的作用是不断地为自己提高学习信心坚持下去而设计的,用什么语句可以自定,能对自己起激励作用就行。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学习疲倦(心理疲劳)或学习遭受挫折的时侯,也常会因此而动摇我们的学习信心,此时我们默念几遍激励语,会压住自己懒惰的情绪,从而振奋精神,增加信心;对于表格中的各个项目,都有具体的要求。首先,要通盘考虑所有属于自己的时间,以及我们要学习的所有知识内容,大体上预想到每一个时间段里能做什么,该做什么,使得自己明确每个时间段要做的事。其次,对我们所做的事,要明确其程度上的要求与标准,这样便于自查及检查合作者,做到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当我们的任务完成以后,在情绪上会获得一种满足的愉悦感,但我们还必须给自己一个奖励,用以强化这种良好的行为。奖励可以是给一个分数,也可以是一种自己喜欢的行为,如踢半个小时的足球,还可以是一种自己喜欢的物品,对于有些大的物品,可以分解开来,每次奖励一个假想的部件,等得到所有的部件以后,再换取真实的物品。惩罚正好相反,可以扣分,或扣除某个部件,也可以取消自己喜欢的活动,或进行一项自己厌恶的活动。有时我们遇上这一天的安排较宽余,那么我们可以多做点事,在备注里加以说明,加个额外奖励。最后要注意的是,我们刚开始时由于经验不足,需要先试行几天,积累一定的经验后,再正式实施。

这一方法有一些什么作用呢?一是将学习的目标细化和具体化,让我们可望又可及,只要稍作努力就能实现,使自己不断体验成功,在享受成功中增强信心;二是把学习的时间与学习的效率联系起来。当你的学习效率较高时,你就可以减少学习的时间,奖励自己一些喜欢的活动,从而使大脑皮层适时地得以放松,获得愉悦的情绪;三是人为地融入学习兴趣,因偶联的参与者必须两个人以上,必要时可以对有关问题进行讨论,这样就变单干为合作学习,激发我们的学习动机。

我觉得几个注意点要讲一下,第一对学生的行为改变,不要太多寄希望于一览子的计划,因为改变一个人的习惯,有时会有痛苦的,痛苦越多,就越容易使她放弃,一般地以一个阶段(三个礼拜以上)改变一种行为为好。第二,要看学生喜欢什么,可以利用他所喜欢的东西作为强化物,但同时要注意的是,不要把她引到拜金的路上,这样对今后的可持续发展不是很利,一个人的自我实现是很重要的。第三,什么是奖励?这是一个变数,很有技巧性甚至是艺术性,要多动这方面的脑筋,教育孩子是一种智慧,要引导孩子对某种需求的期盼,她的期盼越强烈,得到以后就越珍贵,激励的作用就越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