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天银:我的美国农场之旅

(2025-10-12 08:50:40)
分类: 散文随笔


原创 书香怡苑 书香怡苑

2025101007:17 甘肃

【书香怡苑】No. 3608            本期编辑:蔡芳芳

 

我的美国农场之旅

李天银

 

作为一个农业科技工作者,20145月我有幸参加“中美苜蓿高峰论坛”,实现了我出国考察美国农场的梦想。5月23日从北京首都机场出发,经过12个小时飞行,抵达美国西雅图国际机场,西雅图时间早晨五点达到,海关五点半才上班,我们在飞机上等待半个小时,才走出机舱。

来到艾肯伯格农场

早晨六时上班开始安检,走出机场,西雅图的小雨迎接我们,细雨绵绵,“雨城”天气凉爽,街道干净整洁,绿田园国际总裁邵闻先生全程做我们的翻译和向导,七点我们坐大巴车到本次论坛考察第一站艾肯伯克农场参观。

西雅图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城市,城市分散排开,没有太多的高楼大厦,森林密布,城市隐藏在森林里,星巴克、沃尔玛、微软、波音公司总部都在西雅图,刚刚热播的电视剧《北京爱上西雅图》引起人们对西雅图更大的兴趣。

沿途风光秀丽,景色迷人,有雪山草地,森林河谷,绿树成荫,流水潺潺,哥伦比亚河蜿蜒流过,在车上大家相互自我做了介绍,车行200多公里到达艾肯伯克农场。

我们在艾肯伯格农场参观了牧草种植基地、储草棚、加工车间。加工车间很大,很多设备是他们自己加工的,生产的主要是高密度草捆,听取了农场主鲍勃先生的介绍。艾肯伯格公司成立于1963年,从事牧草行业已有50多年历史,从35英亩土地起家,现在已种植土地4000英亩,主要种植苜蓿草、甜木樨、豌豆等,2000年开始作压缩草捆,工厂占地面积超过35英亩,是世界上最大的草捆供应商。鲍勃兄弟一生在农场工作,现在已是祖孙三代经营农场,产品远销世界各地。

艾肯伯格农场(Eckenberg Farms,Inc.)坐落于华盛顿州马特瓦镇。哥伦比亚河流域土地肥沃,用水方便,水资源十分丰富,这里是美国最大的粮食生产基地,从农场到西雅图最大的港口150英里,运输十分方便。鲍勃介绍:农场现有牧草基地3000英亩,是1963年建立的农场,经过三代人的经营,已成为世界先进的牧草生产加工企业,公司拥有三套压缩设备,六套草块生产线,每年出口牧草产品十万吨以上。中午在艾肯伯格车间午餐,自己烤牛排,用蔬菜、火腿、面包、奶油、果酱,很有氛围。

走进WHB农场

从艾肯伯格农场离开,下午我们来到WHB农场参观喷灌机,WHB农场相当于一个农区合作社,就是一个社区。社区环境优雅,小孩子天真可爱,骑着自行车在街道上玩耍,看到我们这些外国人很兴奋,自行车骑的更欢,还叫来了自己的同伴一同表演。营区中间是宽阔的草坪,工人开着剪草机快速清理着草坪,整个社区有13户人家,120余人,有学校,食堂,有各种大型农机具,大型马铃薯挖掘机、播种机等。有6万英亩土地,三分之一土地进行灌溉,主要是种植马铃薯,也种植豌豆,有十几个马铃薯加工厂,加工废水用于灌溉,是美国第一个用喷灌机种植马铃薯的地方,马铃薯出口很多国家。灌溉以哥伦比亚河水和地下水为主,种植马铃薯、豌豆、小麦等作物。农场1954年建场,1969年拥有第一台喷灌机,目前这里的喷灌机大多是最先进的自动控制喷灌机,可以实现远程无人操作。

晚返回西雅图,住希尔顿大酒店,安德森举行招待晚宴,安德森八十年代曾就读北京大学,讲中文,说普通话,是一个中国通,他用中文致欢迎辞,很风趣幽默。

西雅图作为华盛顿州第一大港口城市,这里不仅风光迷人,景色优美,冬无严寒,雨润半年,气候宜人,而且经济十分发达,作为波音飞机的总部,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大学的所在地,西雅图与世界有着广泛的联系。



与石油共生的佩利肯湖农场

离开西雅图,经过罗斯福市在前往泽森市途中,我们于524日中午参观了佩利肯湖(Pelican Lake),也称红鹈鹕湖,佩利肯湖农场耕地肥沃,面积1300英亩,全部是喷灌,地处红鹈鹕湖畔,水源充足方便。绿田园国际公司于2012年购买了这个农场,农场周围是开采石油的磕头机,地下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佩利肯湖是野生动物红鹈鹕的天堂,受到国家保护,山水环抱,周围自然风光优美,生态环境良好。

从佩利肯湖农场出来我们来到泽森市,泽森是一个独特的小镇,分散布置,没有大型建筑物,没有高楼大厦,市政厅、学校、医院、超市分散在街道不同的地方,道路很宽敞,车辆礼让行人,街道干净整洁,也很少看到行人,在超市里商品很多,一应俱全,超市里采购东西的人很多,门口有很大的停车场,停放着各种车辆,商场里货物齐全,一个小小沃而玛超市我们两个小时没有转完,物价并不高,童装一件只有几美元,大多数美国人很友好,见面总是“哈老,哈老!”的问好,遗憾的是由于语言的障碍而无法进行交流。初夏的美国西部已经很热了,白天高温可以达到28度,美国人已穿短袖衫了。

晚上是绿田园国际招待晚宴,邵闻总裁在晚宴上致欢迎辞,讲述了中美苜蓿合作发展,促进中国奶业发展的意义,晚餐期间宾主互相敬酒,喝了很多葡萄酒,回到房间很渴,我们已经三天没有喝开水了,在美国只有冰水,餐馆里准备的水、饮料都是加冰的,水里面加满了冰块,喝着很凉爽,车上也是瓶装纯净水,宾馆里没有开水,但可以烧咖啡,我们只好用咖啡壶烧开水喝。

中国人的第一个美国农场——艾斯克兰迪农场

恐龙山下,绿河环绕,柏树、木棉树婷婷耸立,风光旖旎的初夏时节,美国犹他州时间,2014525日上午,我们迎着明媚的阳光来到艾斯克兰迪农场。

艾斯克兰迪农场位于美国犹他州泽森市(Vernal),泽森市是美国一个小镇,总人口418人,艾斯克兰迪农场雇用了四名美国员工,就解决了该市百分之一就业人口,农场受到当地政府高度重视。今天是中美苜蓿高峰论坛开幕式,早晨起来我换好正装,吃了一块烤饼,一个苹果,喝了一杯开水,一杯咖啡。

这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农场,农场有17台喷灌机在山下的田间转动,远望是郁郁葱葱的苜蓿草,沿着蜿蜒的柏油道路,大巴车缓缓驶入古老的农场大门,进入农场的停车场有各式各样的牧草生产设施,割草机、打捆机、翻草机、集草车、储草棚,一应俱全。农场还有自己的加油站、员工宿舍、办公室、机车库、维修库等配套设施,停车场周围被绿色的苜蓿草地包围着,一个典型的现代化农场。据说这个农场有六十多年的历史,原来是荷兰富商的狩猎度假农场,现在被中国人购买,种植苜蓿草,这也是中国人在美国第一个独资经营的农场。农场占地面积2.2万英亩,大多是自然保护区,可以种植面积4000英亩,只有五个人在农场进行生产经营工作,其中最年轻的工人是2013年中国农业大学毕业的学生乔晓辉,已在美国工作一年,是第一个在美国当农民种草的中国大学生。农场三面被格林河(也称绿河)河水环绕,农场以提取绿河河水进行灌溉,大型提灌设备就架在绿河岸边,全部为喷灌,生产技术比较先进。农场董事长张仁武,总裁邵闻都是一九八七年山东农业大学毕业的学生,他们在美国从事牧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成立了绿田园国际公司,进行苜蓿草国际贸易,又购买了属于自己的农场,进行牧草生产,成了中国在美国进行农场经营第一人。

绿田园国际是这次中美苜蓿高峰论坛的美国主办方,也是这次我们出国的邀请方,我们一下飞机他们就全程接待,绿田园国际是有张仁武、邵闻、张海明三人组建的公司,他们是山东大学八三级同学,八七年毕业,张仁武、张海明在北京有公司叫北京绿田园,邵闻在美国从商22年,二十年同学聚会,具有中国草王之称的张仁武与邵闻谈起美国牧草,他们一拍即合,为了争取话语权,他们开始在华盛顿州、加州、犹他州三个地方寻找买农场,2011年在犹他州购买了艾斯克兰迪农场,农场占地2.2万英亩,农场场长一人,一个文员,加厨师共五个人。2013年又买了红提湖湖农场,只有两个人管理,面积1300英亩,有仓库、车间、恒温库,种植面积900英亩,员工凯文,一个高个子年轻人,夫妻双双在农场工作,孩子出生不久。



从泽森出发到艾斯克兰迪农场大约一个小时车程,在农场我们参加了2014中美苜蓿产业高峰论坛的开幕式,开幕式就设在农场的储草棚里,拱形的储草棚,用草捆搭建了主席台,摆放了桌椅,别有一番情趣。

美国犹他州发展经济委员会主席索尼娅,泽森市市长弗纳尔及三名议会议员,绿田园国际董事长张仁武,总裁邵闻,中国畜牧业协会草业分会会长卢欣石,荷斯坦牧草杂志社社长豆明,中国首农集团,中国投资集团,甘肃亚盛田园牧歌草业集团等中方单位代表40余人参加了开幕式,美国安德森公司安德森,艾肯伯格公司鲍勃也从西雅图乘飞机赶来参加论坛开幕式。索尼娅主席热情致辞说:犹他州是美丽的城市,不仅适宜居住,苜蓿草生长也很好,与世界很多国家关系密切,这几年与中国关系也十分密切,欢迎中国朋友到这里做客。开幕式中美双方致辞,开展了交流,中国畜牧业协会草业分会卢欣石和安德森、鲍勃先后发言,在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著名主持人刘戈主持下进行了沙发论坛。被誉为牧草界的“达沃斯”盛会,我们闻着草香,听着燕鸣,热烈的交谈,热情的碰撞,产生的是牧草交流合作的美丽花火。

论坛开幕式结束后我们参观了美国恐龙地质博物馆,博物馆就在绿河对岸的恐龙山上,1904年发现,这里的恐龙遗迹距今已有1400亿年,山体刨开恐龙化石清晰可见,保存十分完好。走下恐龙山我们就进入了农场参观,片片绿油油的苜蓿整齐一致,生长旺盛,轮作地里种植的大麦刚刚开始孕穗,农田周边是原始森林,河滩湿地,加上刚刚下了一场小雨,苜蓿田,大麦田翠绿清新,刚刚收割的苜蓿地里成群的野生动物邓羚欢快的奔跑着,人们追逐邓羚,抢拍照片,大型喷灌机下,邓聆飞奔而去。

随着又一场大雨来临我们又回到储草棚里,伴着东道主安排的热情歌舞我们进行晚餐,棚外大雨盘陀,棚内热情高涨,吃烤肉,喝啤酒,啃牛排,赏歌舞,在晚会上同行的内蒙朋友也即兴高歌,一首阿旗旗歌把晚会的气氛推向高潮。随着大雨结束,我们的餐饮晚会也结束了,当夜返回住泽森镇春之山宾馆。

注:文中插图与内容无关



作者简介李天银,高级农艺师。在《词刊》、《飞天》、《中国农垦》、《国土资源报》、《甘肃法制报》、《甘肃农民报》、《甘肃科技报》、《北方作家》、《酒泉日报》、《甘肃农垦》等刊物发表散文、诗歌500多篇(首),有作品入选《天马畅想曲*中国梦主题创作甘肃文学作品选》、《酒泉当代文学作品选》、《百家诗选》等文集。现为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诗词学会会员,酒泉市作家协会会员,出有诗文集《大漠星语》,散文集《情系黄花》等,获第四届玉门文艺创作文学创作一等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