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datoujia.blog.com.cn/archives/2005/166918.shtml
人懒惰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真的是很可怕的,当我发现我连续几天连开电脑的兴趣都没有的时候很惶恐地这样想。不开电脑当然有别的事要做,比如看书。昨天晚上花两个小时翻完《长安乱》,然后花四个小时发呆。书是借同学的,之所以突然想起来要借这书看,完全是因为现在书店看到了韩寒的新书,……叫什么来着已经忘了,就是那个赛车笔记,翻了一遍,发现照片比文章还多,我鉴赏完他的(外貌的)成长,在确定这是——不是小说,是什么,散文?记实文学?总之是以字为主的文学性质的书——而不是写真集——之后,跑去班上咨询一圈儿我认为可能对他感兴趣的同性同学,结果大家都说不买,我扫兴而归。这是我个人的好习惯,如果有想看又不想买的书,必会大力怂恿周围的人买下然后蹭来看,我觉得这个习惯可能很多人都有,所以应该是好习惯。那赛车笔记一直在萌芽上连载,我也看过不少了,突然想起之前连载的长安乱是中途给切掉了(因为要出版),才发现我没有看完,不可抑止地在一年多后的今天产生了想完整看一遍的愿望,于是问同学借来书,本以为可以打发掉不少无聊时光,没想到在无聊时光来临前就已经解决掉了,或者因为解决掉而使无事可干的时光变得无聊——这个时候就是脑细胞的活跃时期啦。
我合上书第一个想的问题是我喜不喜欢这本书。然后得到答案认为自己对这本书的好感超过他以前任何一本书。原因也想了很多,但是最能说服自己的一条是——这是一个古代故事。啊,我真是一个不现实的人啊。倒不是我不喜欢现代感,我也比谁都怕生活在古代,但是这和文字无关。韩寒的现代故事离我太遥远,比这个古代故事遥远多了。具体就不解释了,我只能说是心灵上的距离——大概还是因为我九州看多了吧??不过,九州不是武侠,韩寒在前言里也说这本书不是武侠,只不过他觉得古人动不动就得打起来。这个理由实在很充分,因为我觉得它站得住脚。这书整体与他以前的风格都差异较大。比如,装桢设计都比较古朴,大概也是为了显得比较有文化,据说封面三个字是他自己写的,我对书法不存在任何鉴赏力,踌躇了一番,对同桌表示真难看。其实我现在仔细看看觉得也挺好看的。还有,内页中间都有一幅细长的国画,我一幅都没注意过,就注意那字里行间的间距去了。想韩寒很久以前自己在《书店》里说现在的书都字大如斗,且距离甚远,翻一页不过扫一眼耳,当时我深以为然,并且跟着嘲笑那些外表空洞内在更空洞的书。现在觉得……人还是不要太早下结论的好。……我不是在做自我批评。
我还是很喜欢韩寒的文字风格的。没办法,一直都对不动声色的淡然风格有好感,而不动声色的淡然总是要流露出一些很明显的情绪的,基本上就是寂寞。不过这好象将所有“80后”作品囊括其中,那么再加上几条,句式简单,表达清楚,阴暗不刻意。这么一来又几乎将大部分其他“80后”作品剔除了。说实话,那些飞机稿让我很头疼,我现在最怕的就是大段大段的华丽辞藻叠放在一起,看上去真好看,可等你看完根本想不起来它说了什么。再仔细看一遍,发现面对那些华丽的句子你都看不懂它在说什么。这好象是某类小资的风格。后来又不兴华丽了,又有一批都市剧,用词不花俏,句式不冗长,可是你还是看不懂它在说什么。只是那些简单的词句换个排列组合,原来也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这也并不是什么意识流,只是现在大家都爱用这个词,如果大众范围的“意识流”指的就是别人看不懂无法理解的文章,那么这么形容也没有错。
郑渊洁一个超短篇,是罗克还是谁,最喜欢咬文嚼字特别是生僻词汇然后写高深莫测没有人看得懂的文章。他还附上例文一篇,里面用的成语(应该是成语)没有一个我见过的,
大部分念都不会念。此人死后给阎王当秘书,一天就被炒了鱿鱼——阎王对他说,普天下写文章只有一个真理,怎么说话怎么写。这句话完全概括了我上面那么多废话。我记得那童话名字叫做一喷一醒,这就是生僻词之一,我大胆揣测是醍醐灌顶恍然大悟之类的意思。估计也八九不离十了,谁知道具体是什么意思别忘告诉我一声。
好不容易有一些没有上面两个问题,能够畅通无阻地看懂了——同学,既然你这么迷惘这么痛苦了,干吗还来活着写这篇文章折磨你的主人公呢。我知道人都有阴暗的情绪,写文章很多时候只是为了宣泄情绪,但是你所有文章都是这样的情绪,就不得不让人产生怀疑了,所有“80后”又都是这样的,人就不得不对自己产生怀疑了。或许这真的是我自己的问题——你没办法理解别人,怎么知道就是别人有毛病不是你有毛病。大概现在世面上有名的80后作家其实都已不小,起码都比我大,都比自己作品里描述得还饱经沧桑,我孤陋寡闻深居大漠没见过什么世面,不能体会到这个社会以及人性的阴暗罢。但我也见过一些同龄以及“90后”的文章……这真不好解释啊……我好象才说过小孩子不是不会寂寞不会悲伤不会痛苦,而且今天又从书上看到说小孩子没有大人容易看开所以更可怜,但是——但是导致小孩子寂寞悲伤痛苦的东西到底多复杂多阴暗?比社会还复杂比人性还阴暗?……耶,我怎么就随便把这两个东西套进来了-
-|||……非要把自己的寂寞悲伤痛苦的缘由上升到宏观到可怕的高度,然后就是迷惘,迷惘到头了就是绝望。……绝望是一种很激烈的情感,如果没有之前的努力,也就不能构成绝望——突然想到大意是这样的一句看了使我木然的话。然而我是同意这句话的。所以我认为,这些小孩子大部分屁都没努力过,所以绝望,绝望你个头。
……不得不补充一句,我是站在旁观的角度以主观的态度说了上述的话,只要是人的想法就是主观的只要是主观的就难免有偏颇,连我都被人说过于悲观。……虽然说是人都会有悲观的想法,但不是每个人特别是我自己都以为这两个字跟我没联系嘛。所以我那个震惊啊。……不得不感叹人心果然是最易懂也最难懂的东西——干吗每个人都以为谁都不懂自己自己却很懂别人。所以请大家海涵~~我是说哪一天我变成我上面大力抨击的样子的话……当然,我会回头是岸迷途知返的,如果在此之前没有被迷惑到了结此生的话。
……为什么又扯到80后了|||……韩寒好象也是想和“80后”这个称号划清界线的。一时激动跑了半天题,我本来只不过想说我喜欢不动声色的淡然风格……除去上面我抨击的,这淡然都“明显地”泛着寂寞。其实也很小资。而韩寒的文字也不动声色,也淡然,但没有什么明显流露的寂寞或者悲伤或者其他什么的感情。这就让人不敢用任何表示情绪的形容词形容他的文章。这就显得比较有文化层次了,起码别人看不出真正意图就说明你的高明。这是真正的不动声色,可能表露出明显的感情也比较麻烦。这只是我浅薄的认识,我是搞不懂他在想什么,我要搞得懂早就不在这儿混了,怎么也得比他赚得多——但是有一个人,比他赚得更多,我一直不喜欢的,很多人知道,郭老四。同学说你还看韩寒啊,早就不流行了,我表示自己从来不与流行同步,不是超前很多就是滞后很多。所以我想不通郭敬明怎么还流行啊。现在书店里流行文学就属俩人作品最丰盛,一个是郭,还有一个是沧月大教主。我对前者表示不屑一顾,对后者的了解仅限于“作品最丰盛”这5个字而已。啊,还有她各式各样造型的照片。我一直相信文章这种东西保质不保量,特别是短时间量产,有好货才怪。可能是我天资匮乏的酸葡萄心理吧。我对郭的不屑基本上与大部分漫迷的不屑是一样的性质。那些著名的事件就不多扯了。不过这个人写真集的数量也吓人了点,而且他又是著名的长相离出写真集的水平差得太远,我还没有把身高的因素算进去。不过事实表明,最近的化妆师是越来越鬼斧神工了,在几本比较新的写真集里的某些照片里他看起来已经颇似常人(……我承认我比较刻毒),而某几张照片甚至达到了写真集的水准!!鬼斧神工啊!!现代美容与化妆技术!!不过年轻一代的写东西的人都有露脸的欲望,咱都可以理解,这不韩寒也不能免俗——不过我还是要貌似客观地说一句主观的话,出写真集的话韩寒比他够格儿多了,地球人都知道!人家还没出写真集!这不新书里也没怎么化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那是基”裙锰唷5故强吹贸隼闯沙さ暮奂0 ā奂#浚┖捕十好几了吧?25有没有?岁月不饶人啊……(这个年纪对我来说已经失去吸引力了……)看他笑得那个沧桑,我觉得他越长越像周星星,但居然没有一个人同意我的观点,郁闷……怎么又跑题了……接着说郭老的不务正业(如果写作确实算他的正业的话),记得先是出了个什么音乐小说,我还没有瞻仰过,某日随便看快乐大本营,看到主持人说要请嘉宾“很多同学都很喜欢他的书”我就顿感不好——最近我的预感是越来越强,看来有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然后郭小四就抱了个什么乐器出来了,台下一阵雌性的尖叫,当时我已经傻在那儿了,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是他那个发型特别特别,如果不是我有偏见,我会认为他是在COS我家道莲。然后他说了一通又软又嗲的话——和他一比含韵MM真是阳刚很多——然后他就开唱了……然后我就吐血了。关于他“自己写的歌”,我的记忆里是一片空白,无法评述,但这一切已经足够震撼。对了最重要的一点是,那天他的化妆师是特别特别的鬼斧神工……
……再扯下去字数就崩溃了,好吧我直接说了郭四的文字能力并不差,人家好歹和韩寒拿过同样比赛同样等级的奖项,应该说不是“不差”是“不错”,但是……人既然是主观的,就不会仅仅因为这样的原因喜欢或者讨厌一个人的文章。他不错的文字功底98%都用在那些我上面说过让我头疼的华丽辞藻上,50%是忧郁的心理描写,48%是细腻的环境描写,60%是忧郁又细腻的细节描写……啊?重了?这是叠加在一起的,懂不懂?……剩下的就是小说最应该注重的情节了。其实100%都是情感描写……所以我实在不能认同这些“情感美文”打着“小说”的旗号……以上纯属个人喜好!!
文字如果被形容情绪的形容词限定了,就会相对丧失很多其他的东西。所以还是不动声色的好。我就是变着法儿夸韩寒,横~~就有谁评论过他的《理发》说有一种不动声色的幽默。我真喜欢这个评论。都说幽默感是天生的,后天大概可以改善加强但不可能培养得后来居上。我脸皮不太薄,又非常热爱自己,所以我宁愿把这也算在智商的份儿上——智商高到一定程度了,才有富余的幽默感啊。所以展现幽默感是高智商的表现~~韩寒的文字里这个东西体现得最多,有的时候是字面上展现的幽默让你察觉到底下托住这些的智慧,有的时候其实也没什么深沉的智慧纯粹是幽读者一默抖个“と缓笞约合瓤牡男φ庋⌒〉慕器锖痛厦鳎嗟氖焙蚱涫狄裁皇裁茨康模褪峭嫖淖钟蜗罚栈钤镜惆樟耍徊恍⌒耐卣钩汕傲街侄选S杏哪械娜送ǔ6急冉嫌凶孕牛热缥野桑ā抑篮芏嗳司醯谜庖丫搅俗粤档牡夭剑淙晃掖用幌牍桃饽7滤倚炊鞯氖焙蛞脖冉舷不抖抖栋ぃ旧弦月襞〈厦魑鳎约旱娜肥茄笱蟮靡獾摹!盼宜祷耙彩潜冉稀谎纤嗟那坏鳎褪敲皇露页樾投瓅||薰薰说我的文字感觉比较充实,着实让我受宠若惊,因为我觉得我说的废话比正话多多了,大概不登大堂之雅的幽默感也只能出现在废话里——不过我也比较喜欢装做不动声色的样子讲自以为比较具体的东西而不是抽象的XO反正不虚无不飘渺不华丽——这就是充实吗?然而她接着建议我写校园情感小说试试,我受惊不小。……等以后经济困难实在没办法了说不定我就穿个马甲去了,估计钱也不少……如果那个时候的MM们没有变太多的话orz
话又说回来,你都不动声色了,再没点儿幽默感,那不就成报告文学了。刚才随手翻新一期的萌芽,看读者评论有一条说,喜欢韩寒现在的风格,不批判什么,不讽刺什么,只是轻松的一笑而过。我想韩寒看到这句话也会一笑而过的。其实说得也没错,但我就是觉得哪里不舒服。我想我前面说对长安乱的好感胜过他以前任何一本书的原因可能还有一条,就是收敛了很多。什么东西?棱角,或是锋芒?即便同样是幽默,以前谁都看得出他装做漫不经心的带点得意的小小嘲弄,其实没什么太激烈的情绪,但对很多人来说已经超出可接受的范围,而年少自然会心高气傲一些,加上源于那温度不高的幽默感带来的一些旁人无法体验的想法吧。他也不是真的想要去批判什么,更不是什么叛逆。然后他旁若无人地做了一些很多人更不能接受的事儿,最后北上玩赛车去了,这些经历已经超越大部分孩子甚至成人的想象,当然,人也会变。我初看长安乱通篇都是一个“淡”字,他以前也不动声色但是棱角分明色彩浓重,现在这些都淡化了,慢慢阴开勾勒出一个轮廓模糊的江湖。江湖到底是什么,外国人不能理解,李安说其实中国人也未必能够形容得出,但是韩寒很干脆地说,江湖就是一黑社会。我是认同的,哎呀,我太主观了,怎么一高兴什么都认同。
他让主角一个人在这个江湖里走着,全部的支撑是朝夕相处的姑娘。他说作者在上面冷眼看笔下一堆人做一些自己安排的事并时不时议论几句比较好,但不幸他使用的是第一人称。这让他很痛苦。我笑。冷眼,历来冷眼者有几人能真正超脱?以我打肿脸都充不了胖子的人生阅历来看,人是这样的。我毫无根据地相信什么,希望没有人怪罪。有那么几个瞬间我觉得我特明白他的想法,但是我完全形容不出。怕被人打,也就算了。=。=
接着看前言,怎么有用的话都在前言。他说一向觉得小说文字是最重要的,思想是其次的,但其实舍饲都想在自己的小说里探讨一些问题。“我事先有很多想法,结果发现都没有实现。而小说带给人的思考就好比一首歌带给人的回忆一样是因人而异的,我不能清楚地告诉你们我的想法,因为我有的时候都完全不知道自己的想法。结果总能用一句话形容,过程却半天都说不清楚。”
我发呆。我觉得我死了那么多脑细胞思考的问题花了那么多废话都描述不清的思绪被他用这么几十个字交代完了,非常失落。我一直用很多很多废话说自己胡思乱想胡言乱语想很多就是交代不清自己形容不能,这种抓耳挠腮的心焦是让人很难受的,于是我决定用想什么就马上记下来的原始办法,但是写着写着就又走神儿了,忘了自己想什么或者想法突然就彻底变了,更多的时候是胡思乱想一大通自己觉得有好多精华但一向不善抓住主要矛盾或者矛盾的主要方面结果什么都提炼不出来。这就是巨大的差别啊,横跨东非大裂谷的差别啊,我恨不能掩面而泣。总而言之,这是我最最最最最认同的一段话,连标点符号都挑不出毛病。感同身受啊。感同身受!
他说无论如何都喜欢其中一些部分,一些章节,一些对话。不爱那么多,只爱一点点,有的时候也不错。倘若什么都是一点点,我想人一定活得很开心。……我特意把这个观点挑出来倒不是我很认同什么的,而是因为我从来没这么想过,这又是差距啊。“ 5坏奈淖郑坏娜松龋课以晕钿烊鞯娜司褪鞘裁炊嘉匏降娜耍乙恢北冉咸煺娴叵嘈攀裁炊嘉匏降娜说降谆故怯懈鏊降模⑶艺馑绞撬荒艹惺苤匾蛭酥馑晃匏小N宜凳“天真”,这是自谦的用词,因为我并不能确定我这个判断是不是绝对成立。不过淡然一点,人会更开心,我现在也不怀疑。
整本书触动我的也不过是其中一些部分,一些章节,一些对话。所以他是成功了的。江南在九州什么会上说,你写篇两万字的小说,都是为了表现其中一百个字,那么这篇小说就成功了。都是因为刹那的真实情感。他说这些是为了洗罗的使命。我为九州倾心,为洗罗的使命动容,皆是因此。所以我相信韩寒的确是有在用心写字,用心说话,他再怎么不动声色淡然幽默,我也觉得那些用一个声调可以从头念到尾的文字不只是笔尖留下的烙印。只因为我被一些触动。或许真的是可笑的自以为是。
正文里,主角说,道理这个东西,其实是没有道理的。任何一句话都是道理,如果你一味要道理的话。这句话给我的印象最深,因为太“整”了。不知从什么时候我误入歧途,开始追求绝对的客观。我力求把每句话都说得很整,没有对立面,让人无法反驳。我知道有很多人会马上跳出来告诉我说不可能的,但我这人就是固执,咱只是“力求”嘛,怎么说整,无非就是说完这面马上跳到反面两边都退一点罢了。我觉得这是思考周全的体现,时间久了就发觉不对,不但显得没有立场,或者立场混乱,还造成了我思想和文字上的诸多毛病,混乱的就不仅仅是立场了。都说我好斗,我在不斗的时候也承认自己喜欢争个什么,但我在争论的时候一定要申明自己是客观的,而且还会说“争论没有输赢,因为谁都说服不了谁”……那还争个什么啊|||??好斗就是好斗吧……唉……长安乱里那场兔子和瓜的战役就是个典型。我想,那些人真无聊啊,什么都能争起来。作为旁观者我总是这样冷静客观。可是置身其中的话是无论如何听不进劝的……唉……人大概就是这样的吧|||||我觉得自己特别讲道理,总是拉住对方讨论道理,这实在是没有尽头的,结果会吵架的人都知道,法宝就是跑题,所以我总是觉得和我妈吵架是让人痛不欲生的事,因为她永远不和我讲道理,永远跑题。我非常不爽,觉得自己口才甚佳,又够气势,怎么就是吵不赢架占不住上风,后来还是看《听见涛声》里说的,扯一些与吵架内容无关的事,然后嗓门大的就会胜利。这让我十分懊悔,早知道这条秘诀我就不会无谓地失败那么多次浪费那么多精力,可是我太在乎这个道理,其实也就是在乎所谓的面子,所以……爱慕虚荣是要吃亏的啊!!其实你凭什么认定你的道理就是道理,别人跑题的就不是道理呢。这句话实在是点破一切啊!!……都这样想的话,这个世界就不存在争执了。……还好这个世界上很“整”的话实在不多。
这只是一个例子罢了。书里主角总是在师傅的指导下这样“整”得思考问题,整个都流露出参透一切看破红尘大彻大悟的姿态来,在空灵到不行的时候冷感幽默就会跳出来,及时地告诉你总是说超脱是因为谁都不能超脱。韩寒还真聪明。我以为就这样圆满地结了,慢慢才发现还有一个隐藏更深却又贯穿全文的字,就是“累”。大概就是这个字带来了我前面看出的一切。其实不就是个无所谓,人若不是累了,怎么会什么都无所谓。
我颠三倒四地又要说这个“有所谓”了。到底是个人类的江湖,所以韩寒这不食人间烟火般的主角还是有个姑娘。谈到这个话题就麻烦了,我也不想浪费太多口水,直奔重点,这个8岁起就和主角形影不离在少林寺长大的朝夕相处的姑娘,生在没有快乐的乱世,名叫喜乐。韩寒说不离不弃是男女感情的最高境界。我当时就怀疑,这个男女是广义的吧,也可能是指母子,也可能是指父女,因为不离不弃这四个字怎么想都更是这样的关系更贴切。大概是我不够浪漫。其实真要指狭义的男女感情,我觉得这四个字就等同“青梅竹马”了。郑渊洁说(怎么又是郑渊洁,搞不好让别人以为我知识面狭窄除了童话大王再没看过啥别的书)真正的爱情只存在于18岁以下的人群中。我总说不到18岁不敢说“爱”这个字,所以认为这话特别惊世骇俗,但不得不偷偷承认,我“憧憬”他这句话表达的含义。18岁以后(其实倒不是这么严格的年龄限制,只是要说明差不多“成人”这个概念罢了)的感情会受到各种各样世俗因素的干扰,总之,就是不那么“纯”了。随着我离18岁的越来越近,我的迷惘越来越深,我实在不知道是该坚定自己的想法,年幼无知不懂也承担不起爱呢,还是该相信他的话,等年长有知了懂了爱却也找不到“真”爱?未成年的孩子,感情是纯粹的,这谁都该相信,所以我说青梅竹马才会不离不弃,才是男女感情的最高境界。现在的“青梅竹马”范围可广了,而中国大部分孩子都没有机会有个真正意义上的青梅竹马,往宽里说,可以延伸到18岁,说来说去还是未成年的感情。我已经站在未成年的尾巴上了,突然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慌,面前是一个一切相同却又全然陌生的世界,大家都说每个人都不会展示真正的自己,其实谁又知道真正的自己是什么样子。我把信任全部寄托在“未成年”这样的时代。不知道是不是真有人生下来就已步入中年有人满头白发还充满童真,人到底是经历少的时候纯粹些罢。以上观点全部只是建立在男女感情这样狭隘的基础上,与其他一切无关。
很多年前就流行一种说法,青梅竹马根本不能产生爱情。任何感情到最后都会变成亲情,实质都是一样的,只是名字不同而已。和一个人相处时间很久,说不定最久,互相了解很多,说不定最多,这样的人是异性,又没有血缘关系,你说这是什么感情,我觉得没有什么人会特正直地说“友情”。异性友情和爱情到底有什么根本性的区别,我还就觉得只是程度问题了。深刻到及至的,韩寒书里说,彼此已成为习惯,成为自己的一部分了。这就是不离不弃,这样怎么能够不离不弃。很多人怕爱情变成亲情,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时间久了就会变成这样——这难道不是男女之间最深沉最高境界的感情么?觉得这样的亲情索然无味儿没有激情?每个人的爱情观大概都有差异吧……所谓激情,大概就是新鲜感,这与青梅竹马无关,与未成年的爱情无关,我实在不想说,但是不得不说,这是成年的世俗沾染后的概念。所谓新鲜感,所谓厌倦,难道不是猎奇心理?都表明了这感情的“不纯粹”,“不坦白”,年纪越长,隐瞒与保留就越多,自己永远是不习惯被人过多的,甚至是完全的了解的。心不能完全敞开,其实永远是自己最重。这不是错,当然不是,所有长辈都告诉你不这样做“在社会上是混不下去的。”这只是世俗。遗憾的是现在也没有什么未成年的爱情能完全免俗。我们终将成人,这是无可奈何的事实,所以这样的感情是多少人心中的追求心中的梦,但是多少人都清楚那只是追求只是梦,现实永远是现实,梦与现实是脱轨的,梦在现实里也许是永远实现不了的。现实不是这样的。
韩寒犹抱琵琶地讲了他也有这样一个梦。而且,这个梦只能发生在古代。所以长安乱是一个古代故事。
我写到这里,才察觉自己之所以喜欢九州,喜欢这个故事设定,喜欢古代故事,也许最主要的是这样的原因。
喜乐最后还是死了,没有人会觉得意外。这个故事可以发生在古代,但是,即便是在古代,也注定会有这样的结局。然后韩寒通过主角描述世界,一样的不动声色,一样的淡然,却是真正泛出凉意,不带丝毫温度。就那样真正地冷眼旁观,轻描淡写地述说这个民不聊生的年代,人吃人的社会,与他无关的江湖。
“喜乐死后一年,我才缓缓确切知道,这样唯一亲密无间的一个人,是完全消失了。
“喜乐让我很为难。在她看到的那部分里,我始终没有为任何事情痛不欲生,并且留下了一个包袱,让我不得不继续在这愚蠢的世界里生存。”
或许有人会觉得其实喜乐也未曾真正懂他。我说了,“懂”或“理解”只是主观的概念,没有人可以轻易地对别人的想法想定义,因为连自己的想法都没办法下定义。在我看来,作为“唯一亲密无间的一个人”,就已足够。足够说明她是真的懂他,他也一样,因为他们就是彼此的全部,他们都不是智障,如果不懂彼此,那再也没有可懂的了。
并不只是朝夕相处相濡以沫这样简单。这其实并不稀罕,那么多武侠非武侠古代现代的故事里,朝夕相处相濡以沫的多了去了。同样是两个人执手携剑走江湖,感情也真挚,也都生死相许,不过,大多是半路出家。可能是我想法太偏激,见多了沧桑侠客与多情女子,固然轰轰烈烈,那也只是“爱一场”罢。此前,侠客已经饱经沧桑,女子再多情,不过是抚慰创伤扫除阴霾填补空虚罢了。空白永远是空白。我不否认那也是真爱,高尚的爱,可是——那不是独一无二的爱。你怎么知道她就是他的唯一,所有故事里都说他是有过数段感情,但她是他的唯一,他们的爱最深——哈哈。她只不过在一个恰当的时机恰当的出现了,你怎么知道再没有一个人适合他,既然她不是贯穿他生命的开始与终结,在此之前,在此之后,有她,就能有另外的人。别忙着说什么最深,你还没见过更深的呢。只有自始至终没有他人介入的,才称得上最深。
潇洒的侠客不计其数,而真符合我的标准的,我猛然想起的正好三人。乔峰,杨过,郭靖。乔峰是当之无愧,至情至性,唯一只有阿朱;杨过就不用说了,神雕侠侣倾倒天下;郭靖,我倒是思量了一番,毕竟前面有过一个华筝,他是否有过感情也没有交代清楚……勉强算上吧。好歹他对黄蓉忠贞。我却一直不是特别喜欢这个角色,或许这个也有关系?乔峰遇上阿朱前,也算得上饱经风霜,但感情没有经历过(起码作者没交代=
=),尤其纯正;杨过进古墓的时候倒正是年少,虽然从小诡计多端,还是纯真的,不过这个人就是不太正经=
=|||惹麻烦啊!小郭靖碰上小黄蓉,可倒霉了,一生就这样定下了。他倒是最淳朴的时候。大家都说他是一个伪人,过于完美了,可惜,不来电就是不来电。我不是黄蓉~~
为何非要是这样的英雄美人配,我也要苦笑了。凭什么都是男人生命中有数个女人。以为自己不甘于世俗的限制,思想却终究根深蒂固了。真正的平等貌似是在现代,但是人们心里都清楚,世俗就是传统,传统就是世俗。真正的感情貌似只在古代,尚且寥寥无几。有一种东西,大概真的有这么一种东西,叫做命。
我没有跑题。我说这么多只是为了衬托上面引用的韩寒的最后那段话,为了烘托里面的感情。最高境界是梦幻的境界,于是你看到这样不传统的感情,不传统的关系,至深至上超越一切甚至并不建立在异性的基础上的,究级梦幻的爱。他是一个淡然的人,不在意什么,不关注什么,仿佛一切无所谓,这不是什么伤口,也不是因为沧桑,这真的是天性,因为他的全部就是他身体的一部分,她曾经奇怪他的淡然,觉得他从不曾痛苦,而只有他的全部不存在了,他才有痛苦的条件,但这个时候痛苦已经没有意义了,因为世界也不再有任何意义。他们那样纯粹。
我不是男的,这实在是很麻烦的事。也许女性或许男性都不能用共性来概括。但是,我看到那段描写,推测出以上的话的时候,我自作主张的认为,这是我所爱的“那一类”的“男人”。我一向不知道男人与男孩有什么明显区别,但在这里,我毫不犹豫地用了“男人”。这真的是很理想化。因为这样的人,在现代就肯定不会是这样了。没有一个青梅竹马的话,等慢慢长大,也不会有什么纯粹的感情了。我作为一个女性,能让世人认同的“最女性”的想法,也就是个小女人的幻想罢了。若爱上一个人,定要在彼此尚且纯粹的时候(通俗点说就是未成年?我实在不愿亲口这么说),不是绝对而是相对,起码相知最是纯粹。我争强好胜又爱出风头,我需要为我的梦想而努力奋斗,可能出于互补需要,他应是冷静温和感情内敛的人。在一起的时候我会总是蹦蹦跳跳地想大家都开心,也会偶尔责问他为什么从不真切的悲伤痛苦过好象对什么都无所谓。(是,我长安乱看多了行不行……)后来我终会先他一步离去,我觉得车祸比较戏剧性,但是又太俗套——老死,我没这个耐心,最主要的是没这个信心。这个时候我想啊他终于会真的痛不欲生了,但是在咽气的那一刹那我还是会想到——万一不是我想的那样呢。万一并不是我想的那样重怎么办?若真是我想的那样重,那这样的折磨对他不是更残忍——就这样,我也还是没能看到痛不欲生。希望死后是有灵的,又惧怕死后有灵,验证自己的想法怎么办。由此可见人心中最重要的还是自己,都只是因为自己的感情罢了。这一切都因为“现代”的背景大打折扣,但还是非常梦幻。
打住,打住,真沉迷梦境不可自拔就惨了。啊,我真是个不现实的人。其实这概括说来,就是大家都知道的不可能的“一生一世的爱”。我想努力接近现实,却始终不能接受现代人的爱情观。所谓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看上去好潇洒啊,真的,但是我无可奈何,仍保留着自己虚幻的梦罢。人的一生总有一些时间活在梦幻里,有人甚至是间歇性的,其实实现梦幻很简单,在梦幻的纯粹年代结束掉一切~~就可以了。完美的结束,华丽的谢幕啊。……寒。
啧啧,真可怕真可怕,我已经不知道在写些什么了,大概是睡眠不足吧,过万字了,我真的要吐血了,再次申明这写的是韩寒和他的长安乱,那么我睡觉去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