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IT |
很早就听说过华为了。但开始并不是因为它是中国有影响力的IT企业,而是因为它的老总任正非。当然关注 IT的人们,现在更能很随意地喊出这个人的名字。
华为,这家在思科诉侵权案中,用专利迎击强大的对手而让国人不断侧目的民营企业,确实在专利方面走在了所有IT企业的前面。不但申请专利多,而且质量高。2005年,华为以4389件的专利申请量独居深圳专利申请量榜首,占到深圳全市申请总量的20%以上。当国内的通讯设备商还在国内市场拼杀的时候,华为科技已经在接到大批海外订单。也确实给没有多少专利技术的中国企业争了不少光。
中国企业现在对专利的漠视还很严重,一次次受制于人,一次次让人家告上法庭,却也一次次和人家妥协,向人家低头。专利之痛,隐约中透着中国之痛。忽然一家不知名的小民营企业和全球闻名的思科对簿公堂,毫不示弱地和他们对抗,让很多人惊奇中国还有这样牛的公司。也着实让老外看到了新的中国科技公司。
先前通过一些媒体看过有关华为的新闻。小小企业不但有个《华为基本法》,还用以平均每天10多项专利的申请速度吸引着IT业界所有人的注意力。一个不起眼的民营企业却挑起了中国高科技公司的大旗,确实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的东西。
听说华为员工的待遇非常的好。到外出差,酒店有五星级的,绝对不住三星级的,能打的的,也绝对不让挤公交。反正一切都是用最好的。按说我们的很多国有企业也有这样的待遇,可是为什么却没有华为这样有成绩呢?
有关专家分析,对于正在积极寻求“走出去”并参与国际竞争的企业来说,目前已到了必须尽快补上知识产权这堂课并依靠专利布局防身护体的关键时刻。但中小企业对专利的看法却大都是无所谓的。本身产业不需要有什么技术也可以存活,因此也就没有所谓一定要有自己专利的说法了。但对于要走到国际市场参与竞争的企业来说,没有专利就没有市场,就没有竞争力。试想,如果朗科优盘没有取得美国发明专利权,如果华为没拥有大量的专利“储量”,遇到PNY、思科这样的国际市场上的对手,哪里会有胜算?!
因为专利而被人钳制的例子已经很多了,但中国企业对于专利的重视意识却还很淡薄。企业总归要发展吧,总不能永远做个加工工厂吧。要发展,没有专利,却也只有淘汰的命运。专利是任何企业想要发展绕都绕不开的门槛。
因此也希望,大多企业都学习华为,不增强专利申请意识,增加专利保有量以“强身健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