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强化理论分析理解

(2013-03-15 11:01:59)
标签:

杂谈

                 强化理论分析理解
一、强化理论的阐述:
强化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斯金纳等人提出的一种理论,也叫操作条件反射理论、行为修正理论。这种理论观点主张对激励进行针对性的刺激,只看员工的行为和结果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突出激励的内容和过程。该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其所获刺激的函数。如果这种刺激对他有利,则这种行为就会重复出现;若对他无利,这种行为就会减弱直至消逝。强化理论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正强化,另一种是负强化。
二 、举例子:
1、正强化:由于培训师表扬学生做出正确的行为,从而使学员能在以后经常保持这种行为。
2、负强化:培训者取消全程监控的方式以后,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保持。
3、惩罚:上培训课时如学员未能完成作业或者违纪受到培训师的批评或者惩罚。
三、强化理论的局限性:
动机的强化理论不考虑个体内在的因素,如期望、目标、信念、情绪等,忽视甚至否定了人的工作行为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因而这一动机理论有较大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公司里的奖励与惩罚制度并不是普遍有效果。因个体因素不同,所以难达到统一期望的积极的效果。例如,公司有些员工所期望的奖励不同,有些仅仅只期望于物质的奖励,有些是对个人提升的追求。
2、很难去强化某些与工作有关的重要行为,如工作的主动性和坚持性。
3、外部奖励具有短期效应。如果内部动机尚未形成,外部奖励一旦停止,工作的动机就会受到影响。
4、不恰当地运用强化原则或过分依赖奖赏、惩罚,对员工的动机可能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
四、应用时注意事项:
1、要依照强化对象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强化措施。人们的年龄、性别、职业、学历、经历不同,需要就不同,强化方式也应不一样。
2、小步子前进,分阶段设立目标,并对目标予以明确规定和表述。对于人的激励,首先要设立一个明确的、鼓舞人心而又切实可行的目标,只有目标明确而具体时,才能进行衡量和采取适当的强化措施。同时,还要将目标进行分解,分成许多小目标,完成每个小目标都及时给予强化,这样不仅有利于目标的实现,而且通过不断的激励可以增强信心。如果目标一次定得太高,会使人感到不易达到或者说能够达到的希望很小,这就很难充分调动人们为达到目标而做出努力的积极性。
3、及时反馈。所谓及时反馈就是通过某种形式和途径,及时将工作结果告诉行动者。要取得最好的激励效果,就应该在行为发生以后尽快采取适当的强化方法。一个人在实施了某种行为以后,即使是领导者表示“已注意到这种行为”这样简单的反馈,也能起到正强化的作用。
4、全部强化的结果, 如果不继续强化, 反应就消失了。反过来, 部分强化的, 即使后来不强化时, 反应仍不会减弱。显然不强化竟会起积极作用。用拟人的话来表达, 不强化会起着警戒作用, 即遇到没有强化的条件时, 不强化会使人学习到,一时没有结果以后还是有结果的。所以不强化同样可以收到学习的效果。全部强化, 没有失败的教训, 遇到挫折便不会继续努力了, 反而引到消极。
                                   11级人力资源2班 第4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