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钱“天朝万岁”或“天朝万顺”集赏
自1977年5月15日于辽上京城西方二里处一遗址中发现一枚“天朝万岁”(或“天朝万顺”、“天神千万”)银币后,契丹文“天朝万岁”银钱就成为钱币界赫赫有名的珍钱。这枚契丹文“天朝万岁”背阴刻契丹字的银钱也成为赤峰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35年后,随着契丹钱币的不断出现,“天朝万岁”钱已不鲜见,金银铜铁铅都有,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以为,现在主要不是有无、真假问题,而是真中求珍。结合网上的资料,将手中的“天朝万岁”钱清理挂上,供大家评判研究。
一、小平 背龙 金银铜






二、折五 金银铜




三、折十 背阴刻“天地契丹,万行永世” 鎏金银铜







五、折十 光背 鎏金银铜









上品来源有疑,但属折十中少见的对读,待查。
六、折二

七、特大 鎏金 对读,少见。

八、网上资料 背阴刻“天地契丹,万行永顺”
银
对读

左旋读
附资料
契丹文“天朝万岁”银钱背阴刻契丹小字考释(摘要)
裴元博
认定其为“契丹小字”释读关键不在于“释”而在于“拆”,只要把连写在四组的八个“契丹小字”正确拆出,释读就不在活下。穿上的两个契丹小字叠加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硬切成两个字,就不成其字了。只有把穿插在互相肢体中的笔画细心择出,才能完整地拆出两个契丹小字。拆出的契丹小字,任何文字学家都会脱口说出它们的译意:“天地”。同样情况同样拆解方法,穿下的两个契丹小字拆出后,释为:“契丹”;穿右的两个契丹小字拆出后,释为:“万行”;穿左的两个契丹小字拆出后,释为:“永顺”。八个字依次成为上下各四个字的祈祝语:“天地契丹,万行永顺”。
“天地契丹,万行永顺”。这是一条祈祝语。它的意思是:“天神地祇造就的契丹国,就如同天地一样万世千秋运行永远顺利顺遂”
钱币学家戴志强先生曾指出“刻有阴文的钱币大都是祭祀用钱”。这枚契丹文“天朝万岁”银钱原本是阿宝机907年登基,始称天皇帝、建立“天朝”(汉译“大契丹国”)时所铸开国纪念流通币。而背刻阴文应是在迭刺创制契丹小字后不久的一次国家祭祀时所刻。迭刺创制契丹小字,据专家推断是在天賛四年(925年)。查《辽史·太祖纪》天賛四年,“夏四月癸酉,回鹘乌母主可汗遣使贡谢。”如在这时迭刺“相从二旬,能习其言与书,因制契丹小字,数少而该贯。”(《辽史·皇子表》)最快也要三至五个月制成契丹小字。
天賛四年(925年)是契丹历史上的重要一年,是阿宝机践行两年前神诏,准备攻打世讎渤海国的准备之年。这年十二月乙亥(距迭刺随回鹘使学习,后制契丹小字时间仅七个月)阿宝机下诏曰:“所谓两事,一事已毕,惟渤海世讎未雪,岂宜安驻!”乃举兵亲征渤海大諲譔。紧接着有两个大型的国家祭祀,一是“闰月壬辰,祠木叶山”,祭祖。二是“壬寅,以青牛白马祭天地于乌山。”据信为这两个大型祭祀,阿宝机命迭刺等参与制契丹小字之人,阴刻“天地契丹,万行永顺”祈祝语于契丹文“天朝万岁”开国流通纪念币钱背之上。使祈祝语和钱文相互呼应,相得益彰。
这个推测,据信是唯一正确的、对阴文“天地契丹,万行永顺”祈祝语镌刻时间的推断。因为第二年天显元年(926年)征渤海返回途中阿宝机升天,契丹陷入帝位之争一年多,再没有机会祈祝“天地契丹,万行永顺”。再往后祭祀,太宗就用自已铸造的年号钱和千秋万岁钱了。所以契丹文“天朝万岁”钱背刻阴文契丹小字“天地契丹,万行永顺”进行国家大型祭祀的机会只有这一次。钱上阴文契丹小字的不成熟不完美也正反映了这个特定时间段契丹小字的特奌。
传世所见契丹文“天朝万岁”背刻阴文契丹小字“天地契丹,万行永顺”钱,有两种版别。一种是巴林左族博物馆所藏银币版,一种是传世稍多见金银铜同模三铸版,两版差别在于穿左阴文,一为类似高字下有一山,一为仅有类似高一个字。这说明当时刻写人有两个,由于对新制成的契丹小字理解不同,所以在刻写同一字草体时出现两种写法。两种写法译意在当时应无大的差别,如以规范后的契丹小字衡量,无山的两个契丹小字译意应为“永世”,有山的两个契小字译意应为“永顺”,区别不大。
裴元博 陈传江2009-11-19于京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