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河西走廊——张掖(大佛寺)

(2022-08-01 08:54:08)

河西走廊——张掖(大佛寺)

 
标签: 

旅游

 

散记





河西走廊——张掖(大佛寺)



        张掖是河西古城。远在汉代,武帝开拓边疆,派张骞凿空西域,从那时起,张掖就成了商贾云集的地方。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西域僧侣把佛教传入张掖,于是便有了金塔、木塔、水塔、火塔、土塔,而众多寺院也相继建成,香火缭绕,梵呗声起,俨然佛国景象。
        张掖大佛寺是元世祖忽必烈的诞生地,后又有西夏皇后驻锡,一时名声远播。释迦牟尼面容安详地躺在这里,一睡就过去了900多年。
      



山 门




上联:睡佛非佛睡,下联:只是我未醒。
短短十个字,言简意赅,只不过让人感到无比惋惜的是,从古到今都没能惊醒“梦中人”。








大佛殿

        大佛殿为两层楼阁,平面呈长方形,造型与故宫太和殿相似,殿宇巍峨壮观,是古代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
        据传是忽必烈诞生地。传说:元世祖忽必烈的母亲别吉太后来到甘州时,闻听卧佛寺许愿有求必应,十分灵验,她带有身孕前往朝拜许愿,岂不知没走出山门就开始腹痛,只好在僧人照料下寺内分娩了,这个孩子就是后来的元世祖忽必烈。




       大佛殿还是南宋末代皇帝赵显修行处。赵显曾在此出家修行20多年,最后离奇而死。
       2071年,忽必烈称帝,建立元朝,蒙古铁骑顺汉江而下。
       1276年,元军兵临城下,太皇太后抱着5岁的小皇帝赵显出城向元军投降。1289年,忽必烈突然下令赵显学佛于吐蕃。他由此来到甘州大佛寺,潜心学习吐蕃文,翻译了大量的佛经,被尊称为合尊大师,而他的母亲全皇后也被迫做了尼姑,各自天涯。
        1323年,赵显偶然知道了自己的身世,百感交集之时,他写下一首《在燕京作》表达自己的情感,诗中写道:寄语林和靖,梅花几度开?黄金台下客,应是不归来。此诗传到元英宗那里,立即赐死曾为宋恭帝的赵显。
        就这样,活了52岁的宋恭帝赵显,在张掖大佛寺结束了他47年的俘虏生活
        说是《佛祖历代通载》有记载,我听着感觉更是个悲情故事。




殿外联:睡佛长睡睡千年长睡不醒,
            问者永问问百世永问难明。

     殿内联:一觉睡西天,谁知梦里乾坤大;
                 只身眠净土,只道其中日月长。




大佛寺“无上正觉”匾额




剥落的青砖,斑驳的彩檐




无不透着历史的痕迹



        举世闻名的卧佛呈现在眼前,不得不叹服大佛的气势。在横贯大殿的佛坛上,如来佛面部贴金,头枕莲台,侧身而卧,两眼半闭,嘴唇微启,极其慈祥,几百年来默默注视着每一个进入大殿的人。




       佛像表现的是释迦牟尼临终前的情景,“视之若醒,呼之则寐”。身后立着十大弟子举哀群像。两侧廊坊是神态各异的十八罗汉,四壁为“西游记”和“三海经”壁画。





      卧佛为木胎泥塑,金妆彩绘,全身长34.5米,肩宽7.5米,光耳朵就有2米多长,可并排坐上8个人,当之无愧为最大的室内卧佛。




        和别处的佛殿不同,这里的大殿廊柱上绘饰的主要是龙,并不像其他寺庙中罗汉脚下踩着降龙,而是让龙高悬在屋梁上,涂以金粉,十分耀眼。








千佛塔(土塔)

        弥陀千佛塔,俗称土塔。相传张掖有金、木、水、火、土五座塔,俗称五行塔,但并不符合五行方位,应该是附会之说。如今只有木塔和土塔仍在,其他的已经湮灭于时光里。土塔的造型一看就是藏传佛教的风格,反映了历史上藏传佛教在张掖曾经的兴盛。




        怪异的是它不像一大四小造型的金刚塔,而是一大八小的建筑形式,估计也是全国独此一座,别无分号。




大佛寺藏经阁

       想必大家都见过经书,但是你们见过用金子书写而成的经书吗?大佛寺的藏经阁中保存最完整的《北臧》佛经和般若金经。经书上的字方正美观,连电脑也打不出这样美观的字,况且那时还没有打印机,但经书依旧工工整整,真是让人赞不绝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