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2012真实显现,当地球变成汪洋,除了带你挤进大船,我也无能为力;可是如果地球变成了沙漠,我却有信心带你在沙漠中穿行,即使仅有那么一点最渺小的希望,也要去寻找那些渺茫的奇迹和生命的方向。
收拾行囊,10月20日下午我们的队伍从北京站出发,成为了迈出内蒙古库布齐沙漠穿越活动的第一步。整个活动的构成人群由北京地区的部分媒体和喜好天气的网友共同组建,中国气象视频网发起并组织策划的一项专业户外体验活动。大部分人都是第一次见面,彼此间不熟悉,却要面临着未来几天一起的“吃苦”与“享乐”,这个机会还是难能可贵的。虽然整个行程被灌输的并不艰难,虽然日程也只有五天,然而这五天并不好过。
“风语者”——这是一个响亮的绰号和最名副其实感受风雨兼程的历练行动。谁都没有体会过在沙漠中被雨水浇透的滋味,也很少会经历着依靠微弱的月光蹒跚踱步在密林深处的感觉,更不会想到在走向成功的路途最后会有大风来陪伴……然而这一切恶劣的天气都在这次穿沙行动中淋漓地展示给了我们,说饱受煎熬也好,说磨练意志也罢,在活动中真正得到了什么,大家心里是最清楚的。作为我个人,身体负担超出常人的一至两倍,走完全程,也很是以自己的坚持不懈为荣,也或多或少产生引起诸多感受。
22日清晨,在小雨的陪伴下穿沙小组乘车从包头市区出发,一小时后抵达沙漠边缘,直切活动主题。在空旷的大地上30多只移动电话在拓步前行,耳边突然响起的雷声沉闷且声音巨大,难怪叫雷声滚滚,原来雷声真的可以滚很远,不同风格的雷电可以瞬间为我们充电,所以领队要求大家关掉电话以防不测。我们并非专业户外,可为了此次沙漠穿越的安全进行,大家也是不惜成本购置了质量相当和科技含量颇高的服装鞋帽,真正做到风来挡风雨来挡雨寒潮来了挡寒潮的金钟罩做派。GORE-TEX如是说,其实雨下时间长了,可以战胜一切与之抗衡的对手,即便是再先进的防水透气材料,在这方面,我深刻领悟到了坚持不懈最低级的一层含义,然后我们这些金钟罩湿了,湿的一塌糊涂,湿的淋漓尽致,湿的无依无靠,湿的一点脾气都没有,从里到外,从上到下,大家比比皆是,无一幸免。大家始终保持快速前进的节奏,身体自然会发散热量,虽然衣服浸透,但防风不透气的外衣却在此刻发挥了重要作用,牢牢裹住了身体里的温度,即使有风吹来,也不会感到寒冷。可最艰难的事是在度过中途休息的时间段里,长时间运动后坐下休息不是明智之举,站在原地不动,在不产生热量的时段中,减缓体内热气自然流失是我总结的最好方法。可是一分钟过去,两分钟过后,身体带动手臂、脖子带动脑袋,冷空气逐渐侵袭身体大面积区域,人开始发抖了。此刻,劳累与寒冷成为阻挠穿沙队伍整个行程的重要因素。所以,像休息这种简单的身体需求,在湿冷的沙漠中成为人们难以实现的动作。
一路奔波过后大家抵达驻地,当地气温8度左右。驻地是坐落在沙漠中的一户人家,由几个蒙古包组成,这也是大家一路走来见到的仅有的几户人家。蒙古包是由很厚的织布包裹而成,扣在一个水泥圈成的圆环上,像我没有对蒙古包有过多了解的人来说这样形容貌似把蒙古包的建设过程说的过于简单,不过冷空气光临过后,室内温度明显下降,因此解决“住房”问题成为所有风语者当务之急。然后发散大家去外面拾回干柴,屋内点燃炉子给大家取暖和烘烤衣物,谁都没有想过塑料袋在我们这里会变得非常紧俏,大家虽然换了干袜子,但是经过了一夜的烘烤鞋子里外仍旧湿露露的,把塑料袋套在干袜子上穿鞋,在这里成为了流行,否则寸步难行。至于吃什么并不重要,只要是热的都会受到大家欢迎。领队和驻地主人用白菜、豆腐、香肠和米饭放在大锅里煮,煮熟了盛在小碗里分给大家,没有人去考虑食物是否可口,每个人都开心的接受可能也没有其他方法来填饱肚子。同样的一路奔波劳累,领队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为队友服务,这是一种职业精神在背后默默的驱使着。
知足,是这次“风语者”穿沙活动的最深切感受,我们生活中的一切美好或者所有的不美好,对于在艰苦条件下生活或是奋斗的人群来说,前者是幸福的,前者是幸运的。还有,在我们认为不可能完成和实现的事情中突破其中,我们得到的不仅仅是表面看起来的那么一丁点的成功,历练意志让它学会坚持不懈,强化信心让它知道自己可能会更加强大,这些潜在意识无时无刻都在巧妙地发生着变化,说这些话的原因是,因为我确实瘦了那么几斤,哦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