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由电影《芳华》兼说冯小刚

(2017-12-26 13:15:34)
标签:

文化

电影

冯小刚

电影评论

       现在写《芳华》的影评,既没有拉动市场的嫌疑,有没有劝诫观众不要去电影院的意思,但作为曾经的《影苑》报总编,倒饬一下《芳华》,权当狗尾续貂。之前说过:没经历过那个年代很难理解《芳华》,现在想即使经历了那个年代由于站位不同也不可能理解《芳华》,只有对那个时代人与社会人与政治人与人彻悟的人,才能理解冯小刚的用心良苦!芳华,芳华?我们看到的大长腿,游泳池,洗衣歌,沂蒙颂,只是一个历史符号而已,人在那个社会扮演的角色只是这个音乐背景下的蝼蚁,忙碌地行军忙碌地排练忙碌地战斗,像无主题变奏的变幻莫测的玩偶,不知道为什么跳,为什么战争,为什么聚为什么散,都在苟活着,苟且着,友人在哪里,敌人在哪里?盲从地延伸着自己消费着自己,这电影多少有点存在主义哲学的苗头了。其实平视而不是审视或仰视那个年代,过来人会有刻骨铭心的感受:芳华不属于我们自己,而是属于“他”——冯小刚用整个音乐结构了那个时代,有人说:电影里的人物形象不够鲜明,这恰恰是那个时代的特征!冯小刚用批判的而不是赞美讴歌的笔触,向我们倾诉了这段貌似熟悉实际上很容易让我们遗忘的“文革后”,或者说50后,60后,如果我们不能再反思我们自己,或许会步入他们的后尘。这是《芳华》给我带来的启示。也许你觉得《芳华》没有足够的让你感动的情节,也许还有很多瑕疵,比如全团宿醉那场戏,比如刻意描写战争的残酷,比如……既然是一部电影产品,冯小刚权当为我们做了一碗东坡肉,喜欢吃肥的就吃肥的那一部分,喜欢吃瘦的就吃瘦的那一部分,喜欢吃咸吃咸喜欢吃淡吃淡、如果用这样的态度看〈芳华〉就没有什么可顾虑的了![调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