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媒体环境下的品牌创新策略

(2008-05-07 15:41:32)
标签:

广告

学术

杂谈

传播

财经

分类: 品牌营销

  “相对于旧媒体,新媒体的第一个特点是它的消解力量—消解传统媒体(电视、广播、报纸、通信)之间的边界,消解国家与国家之间、社区之间、产业之间的边界,消解信息发布者与接受者之间的边界”。“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最大的区别在于传播状态的改变:由一点对多点变为多点对多点。”吴征和郭炜对新媒体特点的诠释,已经把新媒体从短缺到过剩的时代特征演绎的清晰无比。

   对新媒体的拥有者来说,它无孔不入地全方位地通过各种媒介形式干预你的眼球,是它事业的最大“亮点”。仅管我们十分焦虑地面对分众传媒们的侵扰,可我们还是在无条件地接受着新媒体包括传统媒体的信息轰炸,我们在广告信息的烟尘里,只能煽一煽自己眼前的“烟雾”但却不能摆脱来自从各个信息发送者送来的铺天盖地的信息,哪怕是我们去一趟洗手间,“亮角落”也会在那里含而不露地向你眨眼微笑:买我吧!

   但是我们没有理由不对新媒体怀有崇高的敬意,因为他们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方式,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并加大了我们的交流平台。我们在接受和传播信息上更便捷。于是,我们也其乐融融毫无顾及地发送短信,利用IPTV,msn,QQ,传递属于我们自己的信息。

    戴维.什克在《信息烟尘:如何在信息大爆炸中求生存》有一个关键词“信噪比”—你的日常生活接触的信息多少是有效的有用的,多少是无用的,你的“信噪比”是多少?对广告主来说,对新媒体的“信噪比”的苛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于是,对新媒体价值的考察,避免品牌的传播风险,用数据说话,便成为媒介部门的“首选”.

量的评估当然要从发行量、阅读率、收视率、千人成本、每收视点成本考察。

    上述指标可演化为,楼宇数量、视窗个数、区域覆盖率等等。

    质的评估主要包括:接触的关注度、干扰度、广告环境、编辑环境、效果关联等等。

    实质上,在用数字考察媒体时,相对容易,我们随手可以在CTR,尼尔森查到相关数据,媒主也乐于提供给广告主花哨好看的数据。但是考评媒体的基本“流量”是一回事,接受“流量”又是另一回事。这种不确定性和“假点击”“假发行量”干扰着广告主的投放意愿,导致广告人和广告主之间的沟通“断码”。

    另一方面,检测技术的相对障碍和接受者的好感度很难用数字表达。传播的有效半径,受众群体的游离又不是媒主所能控制的,在无法甄别目标受众的情况,CPM的计算就显得空洞了许多。

    但这并不妨碍广告主的趋之若鹜的投放热情。新媒体以崭新的“艺术”形式在召感我们。且能够触动消费者的神志,我们没有理由拒绝新媒体,况且新媒体在媒介介质上的创新,在媒介传播内容上的创新,在媒介整合上的创新,为品牌的策略传播带来更多的可能。

    与传统媒体比较新媒体在媒介形式、传播内容、媒介的整合发生了的颠覆性的变化。

分众传媒已成为无不入的传播者,手机媒体、IPTV的信息互动,数字电视的直通车和移动电视的强制收视,已经在我们的广告生活演着重要角色。另一方面,电子杂志的精准单向,博客像病毒一样的侵扰使受众变成他们细分市场的媒介物,使媒介从单一变为多项。南方报业的媒介整合联合创造的媒体价值已经彰显出他们独特的价值。

  《南方日报》《南方周末》《新京报》《21世纪经济报道》 他们独特的新闻视角,独立的媒介主张,准确的市场定位,为他们赢得了受众的好评,也赢得了发行量和广告收入的提高。

   分众更是构建了中国最大的生活圈媒体群,五大优势已经凸显出来:

   1、庞大的受众群

   2、分众,定向,精确,定点,高效

   3、庞大的品牌厂商,运营商支持

   4、优质的WAP站点联合资源

   5、专业,权威的检测和分析

   分众的投资价值已经直逼中国的第一媒体—中央电视台。

   创新的实质是“旧元素,新组合”,从这个意义上讲传统媒体的创新对品牌策略传播来说也是另外一个意义上的“新媒体”

   电影电视广告这几年兴盛的置入广告,软性广告的PR新闻专题报道,电视台开发的与时、与分、与秒惧进的特殊形式的广告不断在翻新。置入广告与传媒载体相互融合,共同构建受众的日常生活或理想境遇,已经使我们的眼球无可逃循。

   看上去很融洽。

   看上去很合理。

   看上去很美。

   广告主乐了。

   蒙牛+湖南卫视“超级女生”仁和闪亮+“快乐男生”为品牌的延展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据了解:“超女”的平均收视保持在8%,各分赛区的收视到达10%。远远超过当时中央台的《梦想中国》。“超女”决赛时段的广告价格达15万元/15秒,直逼央视的招标段价格。

   另一个经典案例便是鲁花与CCTV-2的《美味中国》、《美味情缘》、《美食冠军》大赛。他们从栏目初创开始,就对节目形态、播出时段、全方位与央视合作六年,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形式,使品牌传播达到了与节目完全有机统一的程度。节目主持人实质上也充当了品牌代言人。为鲁花的品牌形象增色不少,厨艺大赛也成了鲁花的独有资源,鲁花也从销量1亿猛增至2007年的58亿。

   对广告主来说充分研究新媒体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把握机会战略,抢位战略、渗透战略,(关于三大战略,另文再议)是检验广告主能力的重要指标。

   机会是失去永不再来的,特别是新媒体伊始,价格、媒介环境、资源的整合利用,从技术层面上可拓展的可能性是存在的,这就需要广告主对媒体的综合利用能力。抢位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正一”和“正六”的位置,广告效果和广告价格天壤之别,不言自明,至于渗透能力那就看你的造化了。一个对广告至尊至敬至爱的人,一个对媒体有着敏锐触角的人更愿意尝试—渗透。这不仅是职业需要,更是品牌传播的重要途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