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白的“万古愁”从何而来?

(2007-07-30 18:22:34)
分类: 心情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李白是惆怅的,他说“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他还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李白的忧愁是深沉的,是怎样的沉醉都不能消弭的,是萦绕他一生都不能释怀的。究竟什么原因让他丰富又浪漫的一生充满了挥之不去的愁愤呢?

他不贫寒,云游四海并不缺钱,他也不在乎金钱;他也没有沉湎其中不能自拔的儿女私情;他声名显赫,年纪轻轻就是举世闻名的大诗人,显贵低头平民仰慕;金钱、美女、声名都不能困扰他,困扰他的是什么呢?仕途?中国人都十分迷恋官场,尽管当官同时意味着奴役和被奴役,可是李白的个性,绝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自己也不想成为所谓的“权贵”,而且他若想当官,起点就不低,他是完全可以实现愿望的,可见他的愁绝不是仕途不达。

那么他的万古愁从何来呢?我猜想,一定是因为“未能立功”。古人所谓立功,主要就是两类:一、开疆拓土或者抵御外侮,所谓“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二、造福一方百姓。造福百姓基本就只有当官一条路,也就成为古代社会,所有仕途追寻者的目标或者借口。当然还有其它的事业可以成就,比如“成为圣贤”,孔子仕途不成,就通过整理古籍、开展民间教育而成就了自我,不过他终究是郁郁不得志,可能他的愁苦感不下于李白,只是他没有大声怨叹而已。

李白当然是才高八斗的几个世纪也难得出一个的奇才,可是“建功立业”于他却是极其遥远的,可惜的是他并满足于一个大诗人的成就,而是跟其他人一样期待着自己也能够建功立业。他浪漫的诗人气质也决定了他不可能通过仕途获得造福百姓的机会,甚至他的性格特点本身也使他不知道如何造福百姓。于是他为自己找出路“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可是,弄扁舟如何能够称心如意呢!“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激扬的文字的背后其实是深沉的无奈。

 

    希求!可怕的希求就这样断送了李白的幸福感,假如他根本就不期望自己建功立业呢?李白的悲剧在前,并不能阻止后人自投火坑的脚步,卑微如我者,似乎也为着某种希求而自苦,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最后虎是什么样根本就没有见着,自己已被学术的原始森林吞噬了。多年前,有同仁写文章说,尽管知道自己在学术森林里的探险可能一无所获,可是还要探险,但不知他空手而归的时候,是不是也会“万古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