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民国宣德炉

(2017-09-29 15:41:34)
标签:

杂谈

分类: 孙宏彝专栏
                                        民国宣德炉      孙宏彝

       2012年在英国时,有一天逛二手市场,看见一对英国老夫妻的摊位上有一只三足黄铜小香炉,从包浆上看,此炉历经悠悠岁月,并不是现代的仿制品,炉外底部有铭文:大明宣德年制。哦,宣德炉嘛!当然,它不会是真正的明朝宣德炉,因为那时的宣德炉一般都比较厚重。女摊主开价1镑,我拦腰一刀还价50p,她犹豫了一会就退让到70p。我想不急,欲擒故纵,先到市场其他地方兜一圈再讲。等回到此摊位时,坐在车内的老头儿说小香炉要2镑了。我忙乘他忙于其他事由女摊

主在守摊时,花70p买下了这个小香炉。


民国宣德炉

民国宣德炉

      回家后,上网查了查,有关宣德炉的历史和知识还真不少。   

      宣德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运用黄铜铸成的铜器。明朝宣德皇帝曾亲自督促,选用的是一种进贡的风磨铜。经十二炼而成。真正宣德三年铸造的铜香炉,现在已存世极少。因为从明清至民国时期,仿制活动从未间断,所以目前在市面上看到的宣德炉,基本上都是仿制品。有种说法:宣德炉底款的“德”字中间少一横,当时有“省一德”之说,但经多方查证,也有不省一横的。我买来的那个小铜香炉,那“德”字中间正是少掉一横的。我不是专门搞收藏的,最关心的是这个小铜香炉在国内究竟能价值几何?从网上得知,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

       此炉带回国内后,放在家中一个角落里,也没有再怎么留心。

       2013年春节前,一位在市中心开旅馆的朋友请吃饭,中午吃完饭后,我到楼下去逛逛。在福州路的“中福古玩城”看见大厅玻璃柜里放着一只和我在英国买来的一样的小铜香炉,旁边标签上写着“民国虎耳铜香炉”几个字,标价是3200元。我不禁一阵兴奋,隔着玻璃,从外型上看和我的那只差不多,只不知底部是否有铭款,想请摊主开锁拿给我看看,但摊主不肯,我就把个中的原委跟他说了。摊主约摸四十岁的光景,看上去是个有文化的人,他通融地说,你把自己的铜香炉带来,我再让你看看。临走时掼下一句话:”明天是春节前最后一天开门营业“。

       第二天一早,我就带着小铜香炉乘车又去了”中福古玩城“,十点后开门,等了一会,那个摊主来了。他看过我带去的小铜香炉后,一声不响地用钥匙打开玻璃柜,取出他那个出售的小铜香炉让我看。炉底刻的铭文和我的一样,但仔细一看,“德”字中间仍保留有一横,铭文旁有”CHINA“字样(我的那只也有)。我把两只香炉并排放在玻璃柜台上,仔细进行比较:样式基本相同,炉身四周纹饰也一样,我的那只比他略大一些。旁边围看的人不禁赞到:”正好配成一对“。我请摊主对我的那只香炉鉴定评品一下,他只是笑而不答。我愿以打对折的价格出售,但他表示拒绝收购。我心里略带几分遗憾地在想,东西虽然可能要比他还好些,但要真正出手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这也许就是所谓的”有价无市“吧。

       花开花落又一年,2014年一月下旬,又偶然路过”中福古玩城“,我就顺便进去看看。大厅里顾客廖廖,巧的是那只小铜香炉仍在老地方静静地放着,只是标价已降为1000元了,看来一年间此物终是无人问津,只得降价求售了。没看见那位摊主,我在古玩城楼下楼上各处随意兜兜,下楼时偶然看见大厅另一边吊在空中的电视屏幕上正在播放由中央电视台制作的一期《收藏》节目(也许是录像),画面中出现的被采访人就是那位摊主,我驻足观看了足足半个小时。原来那位摊主叫童金林,他是从2007年开始涉足收藏的,但主要是在瓷器方面,由于刻苦学习,深入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目前在瓷器的收藏和鉴别方面已在上海的收藏界小有名气了。看完节目,我在想,真是深藏不露,人不可貌相,此摊主还真不简单呢!他在瓷器的收藏上比较在行,在铜器上未必吧,但在收藏上有许多知识是相通的。他虽是一个做古玩收藏和经营买卖的人,但他做生意比较诚实,没有像网上有些商家把此铜香炉的年代定位为“清末民初“,我也比较认同他笼统称”民国铜香炉“的说法。那个民国铜香炉怎么降价那么多呢?也许他急于出手吧。但转头一想,这东西也许就只值这个价!

民国宣德炉                                                拍卖价为1500万元人民币的小铜香炉

       至今,那只出口回流的小铜香炉还躺在家中的一个角落里。写这篇文章时,看到网上有文说以前是收藏市场冷门的铜香炉,奇货可居,近两年收藏价值逐渐凸显,部分工艺精美的晚清民国时期铜香炉近几年价格翻了10倍。但我知道,许多行情其实都是有价无市的,出不了手,自己玩赏吧,伏案时间长了,脑累眼花,捧起小铜香炉,细心打量研究一番,还是很赏心怡神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三厂长
后一篇:画者凌君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