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古街区如何重新定义获得新生
(2022-05-25 08:10:37)| 分类: 旅游 |
一、全球古镇四大类型
欧洲古镇随处可见,中国古镇堪称珍宝。西方文明根基是城邦文明,而中国是乡村农耕文明。
西方建筑是石砖结构,中国建筑特点是木质结构占主体,难以经受沧桑岁月和风雨侵蚀。
700多年前,西方建筑艺术和雕塑便成为文艺复兴的先锋,从神界走入人间。即便是美国,也传承欧洲文明,亦步亦趋,锐意创新。
世界上,著名古镇可分四种:
1、度假享受型
如英国巴斯小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巴斯温泉在公元1世纪由古罗马人开凿,闻名遐迩。法国依云小镇,世界知名的依云矿泉水,脚下是224平方公里的莱蒙湖,背面是终年积雪的阿尔卑斯山脉,夏天疗养、冬天滑雪。
2、娱乐运动型
如瑞士因特拉肯小镇,精彩活动几乎全年无休。夏季山间游览、冲浪、帆船、游泳、网球、高尔夫球,冬季越野滑雪、冰上滑石、轮鞋溜冰。新西兰皇后镇,《指环王》三部曲拍摄地,世界冒险家的天堂。
3、艺术人文型
如法国巴比松小镇,枫丹白露,大师云集,巴比松七君子具有世界影响力。意大利波西塔诺小镇,拥有欧洲最美丽的海滩,大咖大腕纷至沓来,浓浓的艺术色彩,更有一种梦幻气质。
4、历史标志型
如英国温莎小镇,是英国最著名的王室小镇;匈牙利埃格尔小镇,是文艺复兴时期匈牙利文化中心。
二、我国古镇的繁荣与隐忧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不断推进,年轻人不断从乡村涌入城市,寻找现代化生活的快捷与便利;另一边,人们在节假日里又从高楼林立的都市转向山清水秀的古镇村落,享受田园生活的淳朴与自然。
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首次将“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诗意生活写进中央文件。
这种“乡愁”,带火了“湖光山色两相和”的乡村风景,烧旺了“花样繁多风味足”的乡村味道,引爆了远离都市繁华却不乏市井里弄韵味的乡村游,唤醒了一个个沉寂多年的特色民俗古镇和村落。
古镇旅游火爆,一方面是原汁原味、接地气的特色体验,另一方面则归功于交通上的便利性。
但民俗古镇繁华表象背后却存在着禁锢其长远发展的“暗疾”。
走进一些古镇古街,无一例外都是石板路两边木屋、砖房加小青瓦。店铺门口的露布迎风飘展,招徕顾客。
手工艺品店里的纪念品似乎都是从同一个地方同一个工厂生产出来的。同样的帽子、同样的手链,在丽江古城见过,在大雁塔周边见过,在袁家村见过,在周至水街见过。至于小吃,大都为具有陕西特色的手工艺品和美食小吃:酸辣粉、凉皮、油糕、锅盔、稃子……
大众旅游时代让民俗古镇并未在发展与竞争中百花齐放,而是一窝蜂而上,陷入了“复制 粘贴”的同质化窠臼之中。
一些古镇从街道、建筑、到街边的店铺商品,大同小异,你抄我,我学你,样样有,样样没特色,游客很快便觉索然无味。千人一面的古镇样貌,千篇一律的运作模式,让古镇旅游成为“一次性消费”。
三、古镇更新发展方向
古镇古街要想获得长远发展,最重要的是做出品牌与特色。古要原汁原味,不要塑料花,不要山寨品,还要让历史从纸上、从博物馆、从传说中走出来,让文物活起来,融入现代人的身心体验和生活方式。
有专家认为,古镇旅游要做好乡村古镇的吃、喝、休息、休闲、住宿等一条龙配套设施,而不是配个观光车仅让游客坐在车上走马观花式的在古镇里停留半个小时。
未来开发民俗古镇,应当从更完备的产业链进行设计。
除了餐饮,还可以把农业、手工业乡村特色与古镇旅游发展结合起来,并对基础设施环境进行改造,给现代都市居民提供多元化的产品和体验,带动古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古镇需要有文化支撑,文化主题的选择就是差异化的做法。人们对千篇一律的古镇古街见得太多,就会心生厌倦。
这种毫无顾忌的复制非但没有成就古镇古街原有的文化底蕴和风土人情,反而毁灭了人们对于古镇古街的美好想象。
而古镇旅游要想脱颖而出,除了美食和小吃外,应深度挖掘古镇古街的民俗文化底蕴,不断更新民俗类的消费项目,确定文化主题,寻找有亮点、有特色的休闲娱乐项目。
古镇更新需要实现“六化”战略:
1、物态化
从文物遗存、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民间文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传承了千百年的优秀美学元素中,汲取灵感,形成更多让人向往、好玩、好用、好记、紧扣需求的内容和产品,产生实际经济效益,并反哺文化的传承、弘扬与发展。
2、活态化
当建筑、民俗、器物、服饰、空间、设计、收藏、礼敬、工作、学习、管理、娱乐、家庭、休闲等,各个环节都萦绕着富有美感的文化细节,文旅古镇就有了灵气,游客就乐意浸入式体验,流连忘返。
3、业态化
古镇地产、景区、社区、主题公园、文化娱乐、旅游演艺、配套商业、双创空间、社交中心、国际窗口等,通过“文化场景+业态共生”,构建文旅全产业链和全服务链。
古镇夜游很关键,要完善配套,精心策划,延长游客逗留时间。要丰厚亲子游和个性游的内容和服务链,提升旅游品质。
4、事态化
注重事件行销,活动开路、新闻开炮,话题开花。古镇IP要精心策划、契合新时代传媒规律,耳目一新、震撼人心的新闻事件,高端时尚、主流可亲的传播姿态。
秦皇岛阿那亚,世界上最孤独的图书馆;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都是教科书式经典案例。
5、柔态化
中产阶级崛起,旅游从卖“资源”转向卖“情怀”。古镇古村之所以吸引人,是一份初心,一种原生态的生活方式。在后工业时代,都市人们回归自然、隐于田园、归于慢生活的诉求越来越浓,古镇古村成为山水情怀的良好寄托。
文旅古镇必须柔态开发,不能光靠政治口号、文化宣誓、各种概念糊弄人,要以赤诚的情怀和高超的艺术,去感动人。
大理风花雪月,痴迷了多少艺术家和文青小资;乌镇刘若英柔情似水的广告语:“来过,便不曾离开”,浸润无数人心;青岩古镇邀请神曲作曲家张超,写了优美动听的《青雨青岩》。
6、生态化
真正打通古镇资源、政策、功能、传播、消费、产业、投资、盈利模式“八链循环”的顺时针通路,把理念变成政策,把构想变成现实。
古镇别有风情、陶情适性的精神世界,丰富多彩、亮点纷呈的游憩世界,怡然自乐、宜居宜业的桃源世界,让文化、游憩、创造、生活相得益彰。
(来源:特色步行街点亮文商旅地,作者:锦上添花文旅)
前一篇:三个原则,激活你的行动力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