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应该学会忘记旺季
(2021-09-23 07:24:54)分类: 旅游 |
前言:旅游业一直都不乏全季旅游的呼声和尝试。但是,绝大部分的精力都还是放在了旺季上,淡季的行动还只是生硬的模仿与跟风。旺季思维几乎主导着大部分旅游人的大脑,从而忽略了可能存在的旺季危机。此轮疫情的全国蔓延,让我再次深度思考了这个问题。旺季我们做的旅游产品到底是配套服务性产品还是需求满足性产品。在当下,旅游业丢掉了旺季,就等于丢掉了一年的所有。过度依赖旺季,是否会麻痹我们突破创新的动力,这个都是值得旅游人深度思考的问题。只有忘记旺季,旅游业的产品才会加速迭代,跟得上需求升级的步伐。
一、风险状况多发
旺季对于当下的旅游业,在全年的时间段里,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但却承载了旅游业的绝大部分收益。如果过度依赖旺季,那就好比把所有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无疑增加了旅游项目的经营风险。
近几年,我们经历了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和不可抗力。我们越发的明白,旅游业的脆弱性。疫情、地震、台风、暴雨、高温等各类不确定事件,都深深的影响着旅游业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也不再是简简单单的走一走、看一看,而是在向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满足而发展。只可惜,我们国内当下的旅游产品严重滞后。大家都在盲目的追求那些旺季配套的旅游产品,在分享着旅游目的地品牌溢价带来的市场红利,但却忽略了品牌价值在不断地被消耗。失去了大品牌的护佑,再加上旺季的风险突发,只专注旺季的旅游企业,如何能够活到下一个旺季。
二、旅游业缺好的产品
旅游业的淡季应该是所有旅游老板都想突破的一道坎,但是却少有人去专注研究,有的只是一堆夸夸其谈的口号和一群山寨跟风的行业炮灰。国内目前的淡季市场完全就是守株待兔,坐等天赐。我们可以看到国内的旅游产品,简单介绍一下就是,夏天玩水、冬天玩雪,闲来无事玩刺激,已经是多少年没有什么大的产品更新。旺季不需要动脑就赚钱,但是一年内的大部分时间都不是旺季,这个时间恰恰是旅游业真正的蓝海。
缺好的产品,是旅游业不争的事实,缺懂产品的人,更是旅游行业的一大痛点。旺季思维,是抢钱的战场,根本不需要过度研究产品,只需要想办法把人拉来就好。长久的去研究拉人的方式,自然而然就忽略了产品的重要性,这对于旅游行业是致命的打击。忘记旺季,才会有生存的压迫感,才会有发展的紧迫感。作为一个合格的旅游人,应该去思考一下,如果没有旺季,旅游业应该如何活下去,近几年的疫情让我们不得不去重视。从这方面讲,疫情完全有可能助推中国旅游业的一次大的产品升级。旅游业没有红海,只有那些被时代和市场淘汰的产品步入了红海。忘记旺季,旅游业才有可能走出缺产品的囧境。
三、旺季忽略人才
人才的价值对于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都是起决定性作用的,旅游业自然也不能置身事外。但是旺季思维,却是给了很多旅游业的老板一个错觉,那就是旅游业门槛低,谁都能干,不需要专业人才。旅游业是一个时间生意,需要长久的经营,如果没有人才的支撑,也就失去了健康发展的机会。
旺季的核心工作就是接待和服务,根本没有时间去关注其它方面,每天都是一样的往复,忙忙碌碌成为了一个阶段的唯一标签。平淡、忙碌的工作状态中,也是最难出成绩的阶段,也很难体现出人才的价值。但是,在很多老板的眼里,人才的价值就是服务旺季,这个错误的理念深深的影响了一批旅游项目的未来。产品、运营、营销,本是一个整体,互相支撑,共同前行,却被一些老板和所谓的专业人士无情的猜分。试想,一个景区总只懂运营,不懂产品、不懂营销,他又怎么可能带领一个旅游项目走向成功呢?懂产品、会运营、精营销,这是一个旅游项目总必备的三种能力,这三种能力,在旺季,都会淹没在接待服务的滚滚人流之中,外行人根本看不出好坏。
四、旺季思维淡化服务
旅游业是一个服务行业,很多旅游企业也在高喊服务至上的口号。但在现实运营中,你会发现,真正决定服务水平的因素就是服务人员与游客数量的比例。当一个人服务一个游客时,那服务肯定能做好,当一个人服务十个人的时候也可能服务的不错,但是当一个人服务一百个人的时候,那又哪里来的服务。在现实情况中,旺季旅游大多数旅游项目都是面临着一个人服务一百个人甚至更多游客的现状,这种情况下,服务至上只能成为口号,保安全倒是成为了旅游项目的第一要务。
在旺季,当一台台大巴车开进停车场、小汽车排成长队进入景区时,你根本就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研究所谓的服务。服务在旺季只是登台甚至简化,其它时间才是真正的练兵。很多旅游项目在旺季的工作人员大部分都是临时招聘,旺季一过就要解聘回家,这种状况下,又怎么可能在旺季带来好的服务。只看旺季,就会忽略平时练兵的重要性,谈旅游服务也自然成为了一场空谈。旺季思维是怎么简单、怎么省钱、怎么挣钱快怎么来;全局思维是怎样做好服务、怎样做好产品、怎样发展长久怎么来。这完全是两个层次的问题。
小结:忘记旅游旺季,其实就是在忘记安逸思想状态。需求的升级,产品的滞后,疫情的不确定爆发,都给旅游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旅游业的未来不再是浅显的表象刺激,还需要精神的共鸣与触发。这些都需要未来的旅游产品更紧跟需求,不再是简单的山寨艺术。学会忘记旺季,其实是在告诫旅游人学会从零开始,学会厚积薄发。旅游业的未来,正在向全季旅游进发,也在不断地打破传统旅游的定义,让跨界、融合、多元化、娱乐化等多种元素,给旅游挂上新的标签。学会忘记旺季、你认为的旅游,已经不是未来的旅游。
(来源:春在旅途,作者:韩吉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