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生活方式酒店
(2021-06-25 15:45:02)分类: 酒店 |
随着体验消费特征的日益强化,近年来“生活方式”一词被酒店人越来越常的挂在嘴上,行业也从不同理解的层面,依据不同资源、条件和方法做了大量积极的尝试,丰富和强化了酒店原有的产品内容,但是什么是生活方式酒店,生活方式酒店的特特质和价值仍需要进一步探讨。
1、旅游已成为现代人生活的必备要素
人是旅行的动物,旅行是形成世界历史的活力源泉,它促进了人相互之间的联系与交流,更给人心灵予刺激和涤荡。
中国文化素有“游”的精神实质。而旅、游两字均具有宗教的意味。游,斿,本字为旗;旅,是执旌旗而行的样子。一人执旗行为“斿”;二人结伴而行则为“旅”。由此可见,在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中,旅游是为了与神的沟通与联系。旅游二字连写,成为一个词组始于六朝沈约《悲行哉》:“旅游媚年春,年春媚行人”,可见,至迟到中古时代,旅游已世俗化,旅游一词用以专指以个人意志支配的,以游览、游乐为目的的旅行。因而,沉迷山水,希冀离世的潇洒成为人们的一种精神追求,“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出谷日尚早,入舟阳已微;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披拂趋南径,愉悦偃东扉;虑澹物自轻,意惬理无违;寄言摄生客,试用此道推。”盛行于六朝的山水诗充分反映了人们对待旅游的基本态度。
发展至当代,旅游则被赋予了更对的内容和更繁杂的任务,旅游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旅游是优秀文化的传播途径,旅游是地方形象塑造的助推器……。然而,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应该更深层次的意识到,制造业时代的旅游与信息时代的旅游的特质已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制造业时代的旅游是一种被动式的,为缓解压力,恢复精力的行为活动,具有某种医疗属性;而信息时代的旅游是一种主动性的,为体现人生价值,创造幸福感受的一种生活状态,具有生活组成内容的属性特征。因此,当下旅游最核心的要义是:旅游是人的一种状态、是人的一种心境、是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依木而休、娴静有家,连接内心与外部世界成为旅游最核心的魅力所在。
2、酒店生活方式是一种价值认知
要理解生活方式酒店首先必须了解什么是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指人们一切生活活动的典型方式和特征的总和,包括劳动生活、消费生活和精神生活(如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宗教生活)等活动方式;而狭义则指个人及其家庭的日常生活的活动方式,包括衣、食、住、行以及闲暇时间的利用等。显然,酒店生活方式是一种狭义的概念,从不同领域来区分属于一种闲暇生活方式。
酒店生活是现代人生活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酒店生活方式是指酒店环境、产品、服务等所提供某种独特内容以及由此而展现出的某种特性。特性不同于“卖点”,卖点指产品吸引注意力的强度,更多偏向于生产者为产品预设的某种功能;而特质指酒店环境刺激而潜移默化所形成的一种消费者心理认知,指产品在消费者心智中所占据的价值认同感和情感粘性。
酒店生活方式受酒店经营理念、服务宗旨、功能设施、服务流程等要素制约,最终通过刺激消费者,由此而引起他们“如何看待酒店的事物”“如何度过自己的酒店时光”以及“由此应如何对待周围的世界”所做出的一系列反应的行为和动作。因此,酒店作为品质生活的集聚地,酒店生活方式体现了时代的社会文明、经济发展和科技发展水平,更应符合现时代人们的消费情趣、爱好和价值取向。
3、生活方式酒店的内涵
近年来,生活方式酒店成为一种泛滥的名号,但在空洞的说辞后面,酒店经营者不明就里,消费者不知所以。什么是酒店生活方式,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最早定义“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是人们根据某一中心目标而安排其生活的模式,并通过活动、兴趣和意见等体现出来,而这个中心目标是人们自身缺乏的、未具有的优势或其思想中固有的某种价值观。由此可见,生活方式酒店塑造的最核心要素是挖掘和提炼出一种中心目标,所谓中心目标即是一种基于对外部世界认知基础上而形成的一种生活态度和产品形态,对生活方式酒店产品爱好者而言,以下基本要求至关重要:
消费不仅是购买一种产品,简单解决生活需求,它更是一种体验,一种对待生活的态度,因此生活方式酒店必须传递出一种与众不同的世界认知及生活态度,并在此基础上形成酒店产品的基本调性和独特风格。
对酒店的期待不是单纯的商务酒店、度假酒店那么简单,他们更期待一个灵活多元的空间,空间节奏是生活方式酒店最重要的美学意义。这就要求生活方式酒店由常规意义上的物质产品变为了产品所表征的场景和符号价值。
他们对于新鲜、有趣、独特的东西感兴趣,生活方式酒店区别于其他酒店的特质不在于设计和硬件,更多在于对文化的探索。这种探索绝不止于在设计中融入当地特色,或是提供当地美食这么简单,这种文化来自于对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的兴趣、爱好和生活方式的深度挖掘与艺术般的解读。
酒店的文化性绝不意味着文化的浅层阐述与粗俗运用,生活方式酒店的产品应符合时尚审美的需要,只买我喜欢的、好看的、能代表我的,通过消费能让消费者获得一种与日常生活相区别,更能充分体现自身价值观的幸福体验感。
因此生活方式酒店应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第一、独特的消费节奏美感。形成独特的消费节奏是生活方式酒店与常规性酒店的根本区别。这就需要生活方式酒店高度重视自身情绪节奏、空间节奏和时间节奏的设计和控制,带给消费者一种不一样的空间氛围、产品功能、服务方式与人文关怀,形成具有差异化的特色产品形态,从而使消费者忘却现实的烦恼,寄情流连于酒店所创造的环境中与服务之中,以全身心投入的状态,忘却自我,忘却时间和空间,忘却忧郁和束缚,全神贯注,尽情享受,超越自我。
第二、舞台般的场景空间。十八世纪英国文学评论家塞缪尔·约翰逊曾说过:在人类迄今所创造的一切事物中,没有什么能像一家愜意的酒馆或客栈那样给人们带来那么多的乐趣。由此可见场景营造对生活方式酒店建设的重要性,这就需要高度重视空间的概念,在每一个细节通过巧妙的设计,将文化融入酒店之中,从而使酒店空间成为一种具有舞台般夺目光彩的场景空间。
第三、非日常化的功能产品。虹夕诺雅的星野佳路曾说:有别于日常生活,对旅行者来说是最基本的,我们极尽所能地把日常感排除掉。因此,在同理心前提下,生活方式酒店应高度重视创意性思维的价值,以“休闲”的目标重新定义产品组合,以“情趣”的标准打造消费体验内容,以“沉浸”的方式营造独具情调的体验氛围是其最核心要素。
第四、仪式化的服务流程。仪式为产品特色打上重重的印迹,使人们对特色具有更强的兴趣和更深刻的体验记忆。区别于日常生活的仪式,尤其是参与性仪式活动是生活方式酒店的“活化性产品”。店内的、店内与店外结合的“复合型”活动能够创造更丰富的体验内容,展现更鲜明的生活方式,形成更紧密的连接。包括节庆活动、演艺活动、互动式体验活动、促销活动等。
第五、可述说的标志性符号。生活方式酒店中,符号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可视、可感、可读、可赏之物,符号通过高度概括、清晰、明快、强烈的“视觉”语言,符号将酒店生活态度的连续性、产品创新发展的生动性、服务表现与演绎方式的独特性予以展现,形成强烈的气场,冲击消费者的视觉感受,形成深刻记忆。而可触摸、可带走、可传递、可收藏的文化产品是对创意的一种“实物性”转化,更是对生活方式的艺术展现与载体。
第六、无差别的关爱。“好客”是酒店最基本的行业属性,无差别、无界限、无障碍的接待所有消费群体是酒店好客性的体现,更是现代社会应有的一种整体生活态度与觉悟。提升整个社会的无障碍水平,让残障人士走出家门,感受祖国的美好山河,体验旅游的乐趣不仅是社会文明提升的大事,更能够创造出巨大的消费潜力和旅游价值,生活方式酒店理应先导,做出示范。
由此可见,所谓生活方式酒店是指从单一酒店服务向生活方式服务延展,通过在酒店产品和服务中展现某种生活态度,传递某种认知价值,提供某种生活样态,为消费者创造品质生活体验的酒店。
(来源: 店小三的思考,作者: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