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旅游微度假产品的业态特征和产品构建的五大手段

(2021-04-12 10:27:14)
分类: 旅游
一、微度假产品的业态特征
“微度假”不需要舟车劳顿,不用太多准备,利用周末的闲暇时光出离喧嚣凡尘感受陌生全新的体验,能短暂“脱离现实”寻求工作与生活之间平衡的一种健康休闲生活。
为了更好地理解“微度假”这一行为特征,本文选取了出行边界、消费频次、停留时长要素来讨论。“微度假”是在城市或周边2.5小时车程范围内的旅游活动,区别于“长度假”的远距离出行。“微度假”通过短距离,大大降低了旅游度假的时间门槛。当今大多数人群并不希望在短假中搞大费周章、不远千里地匆忙一游,而是趋向性地选择近距离休闲游玩,以放松身心。出行时间在3.5天以上的多为远途观光度假目的地,而微度假则是高频次出行,出行时间在1-3天以内,符合大众出行偏好。(下图来源:微度假研究院)
旅游微度假产品的业态特征和产品构建的五大手段
随着国民经济能力提升,高品质、身心享受、深体验性产品得到追捧。
2020年初,国家统计局公布,2019年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1万美元,距离世界银行定义的初级发达国家标准人均13000美元还差3000美元。中等收入群体增多,高品质内容成为更受欢迎的产品。
超4亿的中等收入群体具有高品质、深度体验、个性化需求、世外桃源、生态健康、休闲娱乐等需求。
根据客群需求,四大要素加速升级“微度假”让你摆脱“工作日无闲,黄金粥难喝”。
休假制度:除了周末,就只剩下几个固定的节假日,一年休息时间已经被牢牢的限定死。大多数人周末没法安排外出旅游度假。
消费升级:随着中国人均GDP已经超过1万美元消费升级,越来越多的人都能享受度假生活。
便利交通:微度假目的地交通要十分便利,应该距离目标城市群最长不超过2.5小时的车程,最好在1小时左右。
产品业态:微度假”的产品业态结构在设计上应从度假体验本身出发,嵌入主题进行相关的度假设施配备和度假活动设计。
微度假在未来更具备发展优势,从以下六点出发:
1.旅游客源层更有宽度,微度假既适用于中产阶级,也适用于收入相对较高的工薪阶层。
2.时间花费更契合大众的双休日休闲度假需,度假时间相对较短。
3.经济消费更适合大众旅游群体,微度假花费相对较小。
4.游客的度假旅游目的更为综合,微度假不但可以放松身心,而且包含了康体健身、亲子娱乐、研学教育、养心养老等度假目的。
5.度假的形式更为多元,微度假既有洗肺度假、避暑度假,也有健康养生度假等形式。
6.微度假旅游是让更多人幸福的产业,使个人乃至整个家庭拥有相伴的幸福。
微度假消费群体涉及到全龄化:
1.儿童游乐研学度假体验族
2.90后、00后激情的青年休闲度假体验族
3.缓解压力的中年上班创业族
4.“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的养老健康族
微度假产品业态,从嵌入主题进行相关的度假设施配备和度假活动设计,一切围绕人的内心和体验。
“微度假从闲暇时间的度假需求出发,对目的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认为是周边游在度假维度的升级。”微度假目的地实行全业态,“吃(食品安全作为生命线特色美食)、住(本土化,个性化的舒适住所)、行(特色交通线路例如草原小火车)、游(旅游的节奏、时间和服务内容例如乌镇游憩线路)、购(购物文创产品,特色产品)、娱(主题、体验、有意义的活动项目)、商(商业业态配比,零售、餐饮)、养(养生、康养)、学(自然教育、研学)、闲(休闲亲子产品的活动项目)、情(隐秘私人空间,享受心灵和精神升华)、奇(探索、研究,开发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动(户外运动和全民健身项目)、夜(夜游产品,夜间消费)”等业态主题要素,提升了微度假的品质,增加游客出行欲望,刺激消费并对原周边游目的地业态的整理、品质提升。
二、 微度假产品构建的五大手段
微度假产品构建的五大手段分别是:主题定位、场景营造、业态配比、活动主题、社群发展。
01微度假产品构建的第一手段:主题定位
定位微度假、嵌入主题,注入灵魂
1.家庭亲子主题:活动增加亲子感情,体验难得的亲子欢聚,用有限的时间得到最大限度的收获也是忙碌社会背景下的缩影。集少儿拓展、自然教育、家庭互动为一体。
2.休闲娱乐主题:“在游逛中,顺便购物。”让身体精神得到休闲和放松,绿地和商业完美融合。汇集生活、休闲、餐饮、娱乐、购物、教育于一体的一站式城市微度假。
3.运动健康主题:在旅行途中做个瑜伽、爬爬山,让身体动一动、出出汗,以户外运动、健康拓展、特色运动、运动营地体验为主要项目。
4.养生旅居主题:使游客有一个相对隐秘的私人空间,便于养心、静心、养生打造以精神内核为核心竞争力,中医养生、温泉养生、运动养生、文化养生、艺术养生。
案例分析:拈花湾
项目概况:项目位于灵山最西部,可以说是这里最后的一块山水处女地。拈花湾规划面积1600亩,建设用地1300亩,建筑面积约35万平米,景观面积55万平米,水域面积20万平米,容积率0.45,建筑密度23%。拈花湾是集旅游度假、会议酒店、商业物业于一体的禅意主题特色文化旅游目的地。
“五谷”、“一街”、“一堂”的功能布局围绕禅意:
“五谷”:
云门谷-配套服务区
竹溪谷、银杏谷-度假物业禅居区
禅心谷-佛教论坛会议区
鹿鸣谷-生态禅谷区
“一街”:香月花街-禅意主题商业街区
“一堂”:胥山大禅堂-大型禅修体验场所
业态分析:
从业态布局看,香月花街是小镇现阶段最主要的产品,包含文创购物、主题餐饮、休闲娱乐、客栈民宿等多种业态。前段主力业态——精品购物、中段主力业态——特色餐饮、后段主力业态——精品客栈。
从业态配比看:主要业态类型为购物和餐饮,餐饮、购物、住宿、娱乐的比例达到37:39:12:12。
从盈利模式看,拈花湾最早采用了地产模式,后因政策原因,及时做出调整,采用“旅游门票+各种商业业态”综合发展的模式,餐饮和购物成为其重要的商业业态。
设计亮点:
定位精准,从佛衍生到禅,是拈花湾走向精准定位的第一步,禅意特色小镇,确保项目主题的唯一性和排他性。
产品追求精益求精,专业打造,汇聚众智、品质偏执,精益求精、产品迭代,极致创新。
业态以”商业即景点“为宗旨,把每一家店都打造成独特的旅游吸引物,让商业成为景区内的一到靓丽的风景线,业态定位以住宿、餐饮、零售、休闲为主,搭配娱乐、文化艺术体验业态。
文化渗透,将禅意文化融入生活处处体现极致禅意美学和禅意生活的体验。
02微度假产品构建的第二手段:场景营造
微度假娱乐氛围场景化,场景差异化,差异特色化
将IP、情境与场景融入度假之中,并成为度假主题营造的灵魂。让人们在度假中除了旅游本身带来的快乐,更能体验特色的情境感受。从三方面体现:
文化IP植入:所有的建筑色彩、造型、植被、游乐项目等都为主题服务,共同构成游客容易辨认的特质和线索,将IP形象充分融入景区。
场景环境打造:强化游客体验,凸显景区特色,集中强化景区的体验浓度,使其氛围得以讲述,并为游客创造一个能够集中囊括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多元感知的体验过程,从而实现强化记忆的目的。
景观融合:变废为宝,对场景内旧物件适当加以综合利用,制作景观小品,为景区主题营造独特景观。
案例分析:甘坑客家小镇
完美体现甘坑客家小镇主题营造的灵魂
甘坑客家小镇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吉华街道甘坑村,由华侨城集团运营,目前是国家4A级景区,占地230.96公顷,是集本土民俗、田园休闲、生态度假、文化展示、科普教育于一体多元复合型旅游目的地和首批国家级文旅特色小镇。
甘坑客家小镇挖掘非遗——客家凉帽,打造IP小凉帽,体验特色情境感受,将IP、情境与场景打造融入小镇打造中,并成为甘坑客家小镇主题营造的灵魂。
打造手法:
1.以特色文化为IP,以传统手段+文化科技手段打造
2.以客家文化为根基, 让IP小凉帽闪亮登场
3.IP+VR+AI科技,实现小凉帽IP文旅战略突破
4.绘本模式把小凉帽IP品牌迅速推广到亲子客群
5.将IP开发运营和特色小镇运营相结合
03微度假产品构建的第三手段:业态配比
微度假产品,集特色餐饮、精品民宿、艺术体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一站式全业态
旅游微度假产品的业态特征和产品构建的五大手段
案例分析:中粮祥云小镇
打造全业态一站式“城市微度假”生活秀
祥云小镇距离北京首都国际机场13公里,开车约22分钟。距离市内天安门约35公里,开车50分钟左右;距离顺义区约13公里,开车20分钟左右。坐落于中央别墅区与临空经济带融汇区域,毗邻首都机场及新国展,周边密布机场高速、京承高速、京密路等多条主干道。
祥云小镇运用开放式消费环境,深度沉浸式体验业态,以及赋予艺术感的商业氛围营造都市居民“微度假”生活。
成功运营之道
打造“微度假场景”,将城市微度假主题的体验元素贯穿于全部细节中。
打造一站式“城市微度假”生活秀,主题业态景观打造,围绕城市微度假各个环节,融入城市家庭各年龄段人口和消费群体。
打运用大型活动组合推广,会员粘性的三重策略。将定期高频退出极具特色的推广活动,例如“环球土著狂欢节”聚焦儿童主题,澳洲萌宠马戏团、乐活春季农场等活动,回归家庭生活。
细分客群的不同需求,针对“微度假”远端吸引力,需要把客群进行细分,设置各细分客群生活场景,小镇将远端客群分为家庭客群和年轻休闲客群。
国际化品质、国际化业态,彰显出国际化、生活化的精锐组合。
小镇布局排布有序,形成以“国际生活广场”、“文化生活体验区”、“家庭亲子主题区”、“主题餐饮街区”、“健身休闲区”五大主题区块。
小镇业态不繁杂,将购物、美食、娱乐、文化、休闲等各种业态集聚在一起,各个业态各尽所能、良性发展,实现多种业态优势互补。小镇一期店铺数量74家,开业率约为75% ,小镇目前签约主要以餐饮、儿童和体验业态为主,签约率达90%。
04微度假产品构建的第四手段:活动主题
微度假应有自身独特的主题活动和文化魅力,非遗传承主题、户外运动主题、科普研学主题等
案例分析:鶴影里
大地乡居鹤影里位于盐城市亭湖区黄尖镇黄尖村占地面积74800m²,项目投资4000万。是一个由鹤相伴,花为乡为主题的丹顶鹤湿地生态旅游区,提供自然研学主题的路线。
旅游微度假产品的业态特征和产品构建的五大手段
05微度假产品构建的第五手段:社群发展
提供社群化发展,重建人与人之间亲密关系,最终形成情感共同体
未来的社群,一定是要激活每个人的活力,所有人都是群主的社群才是好社群,所有人都是出色人才的社区才是好社区。激活每一个成员的能量,让人人都有机会去参与,社群才会有更长久的活力和生命力。
案例分析:阿那亚
社群之王“阿那亚”
阿那亚黄金海岸社区是一个全资源滨海旅游度假综合体社区,是北中国一线亲海的全资源玩家胜地。
旅游地产的社区营造之路
1、产品、房子就是人群的细分
2、一切配套就是我们的主张
3、社区里包含很多空间,有形、无形的,都是一些好的环境,是媒介
4、社区就是衍生所有生活可能大的舞台
旅游社群五大精神
参与和分享——生产内容与精神产品
仪式和节日——给你参与和期待的理由
规则与担当——认同来自共同成长
合作与同创——与懂你的人一起玩儿
审美与素养

(来源: 大地风景,作者:段谦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