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金公司割韭菜有无底线 涉嫌违法买卖贵阳银行
市场时有传闻证金公司割韭菜,我还不以为然。总认为,高抛低吸赚钱是人家的本事,被证金公司割了韭菜,是自己技不如人。可没想到,号称以稳定证券市场为己任的证金公司却也干起了庄家的勾当。为了获得小盘绩优成长银行第一股“贵阳银行”更多的廉价筹码,竟然无视证券法律、法规,利用集中资金优势连续买入“贵阳银行”股票,于2017年3月31日止一共净买入1683.03万股,成为“贵阳银行”第一大流通股股东。同时,为了在更低的价位获得更多的“贵阳银行”廉价筹码,证金公司又公然利用持股优势,不惜亏损连续卖出“贵阳银行”股票,以不断打压其股价。信息显示,2017年9月30日之前证金公司已经全部卖出“贵阳银行”股票。
期间,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买卖“贵阳银行”股票具体如下:在贵阳银行的一季度财务报表信息显示,2017年1月3日至2017年3月31日的某些交易日里,证金公司一共连续买入了“贵阳银行”1683.03万股,成为“贵阳银行”的第一大流通股东。期间“贵阳银行”成交均价17.05元。
在贵阳银行的二季度财务报表信息显示,2017年4月5日至2017年6月30日的某些交易日里,证金公司一共连续卖出了贵阳银行813.77万股,证金公司从“贵阳银行”的第一大流通股东降为第五大流通股东。期间“贵阳银行”成交均价15.84元,本季该股跌1.68元,跌幅9.69%。按照该股季度成交均价计算,证金公司买卖亏损984.6617万元;按照该股季度收盘价计算,证金公司买卖亏损1367.1336万元。
在贵阳银行的三季度财务报表信息显示,2017年7月3日至2017年9月29日的某些交易日里,证金公司一共连续卖出了“贵阳银行”869.26万股,清仓“贵阳银行”。期间“贵阳银行”成交均价15.63元,本季该股跌1.10元,跌幅7.02%。按照该股季度成交均价计算,证金公司买卖亏损182.5446万元;按照该股季度收盘价计算,证金公司买卖亏损956.186万元。
笔者不能理解证金公司所作所为,因此问证金公司如下问题,希望证金公司能够给于正确解答。1.
号称以稳定证券市场为己任的证金公司,为什么不惜巨亏数千万元也要连续卖出“贵阳银行”股票,连续打压“贵阳银行”股价,从而影响其它权重银行股走势以达到打压股指目的?
2. 或者单单为了连续打压“贵阳银行”股价,以造成投资者恐慌以至于低位割肉,以便证金公司在更低的价位买到散户割出的血淋淋的“贵阳银行”筹码?
3.
贵阳银行三季报显示,营收同比增长29.6%,拨备前利润同比增长32.83%,净利润同比增长20.3%,不良率下降明显,拨备覆盖率同比提高34%,每股收益1.39元,市盈率7.93倍(三季末收盘)。成长性排A股银行第一,总股本才22.98亿股的次新小盘绩优成长股市盈率才7倍多,贵不贵?
4. 证券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禁止任何人以下列手段操纵证券市场:单独或者通过合谋集中资金优势、持股优势或者利用信息优势连续买卖,操纵证券交易价格或者证券交易量。操纵证券市场行为给投资者造成损失的,行为人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证金公司是否涉嫌违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