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孔林游记

(2010-05-07 17:38:08)
标签:

孔子墓

至圣

阴气

墓地

孔林

杂谈

    孔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专用墓地,也是目前世界上延时最久,面积最大的氏族墓地,位于曲阜城北。本来孔林叫“至圣林”,后人又将其称为“孔林”。有历史记载,自从汉代确立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历来,孔林就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从东汉开始,历代不断的扩建,以至达到今天的规模:3600公顷。来到孔林最先看见的就是“万古长春”坊 建于 明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石坊两侧各有碑搂一座,记述大修孔林的情况。

http://s15/middle/40cdcbac485fdd275c1ce&690

   过“万古长春”坊,就是长达1000米的中神,苍桧翠柏,夹道侍立,龙干虬枝,多为宋、元时代所植。林道尽头为“至圣林”木构牌坊,这是孔林的大门。至圣林”大门建于元朝,在明朝的时候“至圣林”坊才修建。购票进入后就是下图的甬道,两旁古树参天。由于我们是早上到这里,游客很少,所以感觉阴气很重。

http://s16/middle/40cdcbac485fe02d6a71f&690
    这是“二林门”,为元朝所建,明清的时候得到重修,门楼上是篆书“至圣林”三个大字。

http://s13/middle/40cdcbac485fdd6139c4c&690

    走过“洙水桥”坊,就进入孔子的墓地了。这里的洙水河有说是周代的一个水利工程,也有说是秦始皇焚书坑儒所挖,目的当然是为了破坏孔家的风水。我想,以秦始皇的脾气,为何不挖墓焚石不是来得更干脆?所以我相信这条河更多是周代的水利工程。“洙水桥”三个字为明代首辅严嵩所写。说道严嵩,他在嘉靖二十三年(1554年)成为首辅,史书记载说此人“专擅媚上,窃权罔利”,在明世宗,也就是嘉靖皇帝后期,被罢免回乡。严嵩死的时候已经是八十多岁的老人,不过晚景凄凉,虽然他也曾为家乡做过好事,不过他“死时寄食墓舍,不能具棺椁,亦无吊者”,可见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http://s4/middle/40cdcbac485fdd25385a3&690
    这是孔墓墓道。
http://s14/middle/40cdcbac485fdd2adf77d&690
    孔子墓,这里是一坟地多葬制。孔林内有孔子,孔鲤,子思子三代人的墓,墓穴的安排叫“携子抱孙”。孔子的儿子孔鲤的墓在孔子墓的左后侧,这叫“携子”,孔子孙子,子思子的墓在孔子墓的前左侧,这叫“抱孙”据说,这是子贡事先安排好的,其风水的用意是让孔子能抬眼就看到孙子,能时刻关注后代的延续,能用他智慧的眼神,使其后代代代都出能人,贤人。孔子墓上是篆刻“大成至圣文宣王墓”几个字。在墓地的旁边有宋徽宗、康熙、乾隆的“驻跸亭”,说是皇帝来次祭拜的时候在这里歇息过。
http://s8/middle/40cdcbac485fdd2cf3037&690
    整个孔林占地面积太大。能有这样大的规模,当然得益于历朝历代的保护。就有历史记载而言,有意的破坏大概就两个时期:秦始皇和文革。秦始皇“焚书坑儒”,对孔子墓当然没有好感,但是具体破坏到什么程度却少有记载。以后世儒家对孔子的推崇,如果秦始皇真有实际的破坏行为,估计会大书特书的鞭笞批判,但是现在很少听说,仅有的洙水河的由来也仅是一个传说而已。至于文革对这里的破坏,却是在现在也能看见,那一块块后来粘贴起来的石碑就是当年破坏的见证。既是在这样抱风揍雨的破坏中,孔林仍然有今天的规模,可见一种伟大的思想与学说,并不会因为一时的破坏而被淹没的。
http://s11/middle/40cdcbac485fdd92bc7da&690
    孔林给我的感觉并不好。因为阴气太重,原本还有打算去十三陵游览的,但是这种兴致也没有了。这种阴气并不是一种迷信的反映,而是真的深有体会。记得以前看一本写气功的书,说为什么修炼都喜欢找树林深入,书上说是因为在树林中充满了各种负离子。这种离散在空气中的负离子容易将人的特异功能打开。在孔林当然不是负离子,而是说这里的阴气。其实古人的思想,也就是我们现在贬低为的“封建迷信”和我们现代的科学都是一样的,都是人们解释世界的一种方式而已。科学在给我们带来物质繁荣的时候,我们都知道,也给整个人类的灭亡和地球的毁灭种下了祸根。同样的道理,古人的天地人生等概念,难说也是有某种真理的成分,而不仅仅是现代人,不痛不痒的说几句“可以整合社会”等肤浅的功能结构所能解释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