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 |
新课改需要替罪羊
大晚上睡不着,开电脑浏览了一下大话教育。觉得没什么新鲜的东西,看来看去无非是张三的媳妇打麻将输给了李四的嫂子,王小二家的癞皮狗强奸了支教老师宋客的用电问题。看到一位叫“没有翅膀的老鹰”同学写的一篇檄文《用心险恶的“新课改”——谁会成为新课改的替罪羊》,顿时精神一振,腰不酸了,腿不疼了,瞌睡也不翼而飞了。再仔细一看,好家伙,小二哥非得赏他几砖头不可。
鹰先生说任何改革都是因为原来的制度存在问题,所以要不断完善,不断改进。这话不小心看起来像人话,实际上再看完全文,此老鹰的险恶用心昭然若揭。通篇我看到的不是他对教育改革必要性的阐释和希冀,我看不到作为一线教师的他既然目睹当今教育现状的缺失,不用心去改变之,去呼吁之,去矫正之,甚至没有去担忧之。而此君的态度则是在此冷眼旁观,冷嘲热讽。个中原因只有一个:不想在盛夏的炎炎烈日中浪费自己的所谓休息时间,最终还担心自己成为替罪羊。其实要是因为他个人担心成为替罪羊而逡巡不前倒也罢了,最令小二哥气愤的是,此君非要在客栈门口树块牌子,上书:前方有虎,游客莫入。
中国可以说是个改革之邦,不论政治抑或文化,改良的时候和次数不在少。而每逢改朝换代改弦更张之际,流血牺牲自然不可避免。前有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无畏,后有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慷慨,这些想必作为人民教师的鹰先生早有耳闻,小二哥并无炫耀的意思,拿出古人来只是想与阁下共勉。如若人人畏惧成为“替罪羊”,自然是“盛世清明”,人人高呼“吾皇万岁”了,又何来改革一说呢?
改革因其特殊的形式,必然会在改革的途中有挫折,有反复,甚至出现波澜跌宕的场面。而改革的结局可能只有一点点的成效。鲁迅先生说“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了很大一块,结果却是一小点。”自然,改革也在其中的,倘若没有那些个甘当替罪羊的千年老树根,何来这炉中旺盛的燎原大火。
再者,教改正是基于目今教育方针模式的不合理才做出的变革,倘若鹰先生真的对教育模式痛心疾首,对国家民族下一代殷切关注,何不花点时间研究几个不成形的方案呢。小二哥并不要求鹰先生对教改有多少建设性的意见,那不在鹰先生和小二哥管辖的范围,但假使鹰先生有点滴求索修远而漫漫的教改之路之心,小二哥亦当对鹰先生刮目相看,将敬仰之情滔滔不绝发泄出来。可惜小二哥看到的只是一个畏惧成为“替罪羊”而瞻前顾后的牢骚满腹的“愤青”。
鹰先生分析完一旦教改失败自己成为替罪羊的可悲后,将矛头直指高考制度,并且断言:“高考,是不会说改就改的,也不会一时半刻就改了的。那么,新课改从娘肚子里没有落地,就注定要夭折了。所以,现在热火朝天换来的就是要死的,夭折的新课改。”
可以说,高考是我国目前乃至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人才选拔的主要方式。我国人口基数大,外国的一些成功模式在国内并不一定适用。我们讲了那么多年的“素质教育”到现在仍然是镜中花,水中月,素质教育也确实成为了专家们才讨论的阳春白雪般的话题。但是鹰先生忘记了一个事实,任何改革都是在摸索中前进的。我们效仿苏联,苏联解体了;我们学习美国,美国发生金融信贷危机了。在摸索的过程中怎么能够因为担心“夭折”而不去抚养这个“孩子”呢?
笔者有幸参与了某省新课改,鹰先生所在的湖北省教改比全国晚一步。所以小二哥觉得有必要对鹰先生解释一下此次教改的具体内容。但又怕列位看官觉得无聊,那么在下备好了上等碧螺春,异日得空专门和鹰先生探讨此问题。
就此打住,各位回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