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公满是谁的祖先?
(2018-04-23 19:53:57)| 分类: 备忘录 |
标签:
杂谈 |
20年前,家乡的屋场上建了一栋祠堂,祠堂中央的条桌上摆放着一个牌位,上写着“始祖胡公满”。于是,胡公满是胡氏的始祖先就留在我的记忆中。
近期,我接触到一些陈氏宗族民间社会团体编写的书籍资料,看到这些书籍资料上也说胡公满是陈氏的始祖先。这让我一下迷糊起来:胡公满怎么成了胡、陈两姓的共同始祖?
带着这个疑惑,我翻阅有关姓氏的书籍,在网上搜索这方面的知识文章,之后,才将心中的疑团解开。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中有这样一段文字记载:“昔虞阏父为周陶正,以服事我先王,我先王赖其利器用也,与其神明之后也,庸以元女大姬配胡公而封于陈,以备三恪。”
网上有很多文章将这段话解释为:虞舜后裔虞阏父为周朝主管制陶之官,成为周朝大臣。因阏父制陶有功,深得周武王赏识,于是将长女大姬许配其儿子胡公,而后,周武王在分封时,将女婿封于陈国,使奉虞帝祀。
胡公,即陈胡公,也称胡公满,原名妫满,妫为其姓,系舜帝裔孙。
《胡姓史话》(黄启昌编著/江西人民出版社)中说:虞阏父因制陶有功,得到周文王的赏识,于是把长女大姬嫁给阏父之子妫满,后来,妫满被周武王分封于陈国。
黄启昌说的是妫满娶了周文王的女儿,妫满到底是娶了周武王的女儿还是周文王的女儿?网上有关妫满的文章这两种说法都有,我难考证它。从《左传》书上的文字理解,似乎妫满娶的是周武王的女儿,但又有值得疑问的地方,周武王公元前1046年灭商建西周,妫满生于公元前1069年,被周武王分封陈国时,已24岁,帝王将自己的女儿许配定是元配,古时的妫满不太可能24岁才结婚吧?
妫满被封的陈国,在宛丘,今河南淮阳县城附近。妫满是陈国第一任国君,在位51年,享年72岁。“胡公”是妫满的谥号。古代有谥法,即帝王、诸侯、卿大夫、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其生前事迹及品德,给予一个评定性的称号以示表彰。这个评定性的称号就是谥号
有趣的是,网上有很多关于妫满的文章,其中,是胡姓人写的,就称“胡公满”,是陈姓人写的就称“陈胡公”,似乎在区别着两个宗族的不同姓氏。这两种称呼都对,只是其中的“胡”与“陈”两字都不是表达姓氏的意义。
普遍的说法是,妫满的子孙一部分以“国号”为姓,因而姓陈;一部分以“谥号”为姓,因而姓胡。有的胡氏族谱上说,胡氏始于陈胡公长子申公犀侯。胡公有二子,长子名犀侯,为申公,以胡公谥号为氏,姓胡;次子名皋羊,继兄即位,为相公。又有一说是陈国最后一个国君陈胡公20世孙陈闵公亡国后,他的两个儿子逃往阳武户牖避难,其中陈衍,生子二:长子名琏、次子名玙。琏以国为氏,姓陈;玙以胡公谥号为氏,姓胡。
网上有些文章说得很干脆,说妫满受封于陈国,根据当时的“胙土命氏”制度,赐姓陈氏,是陈氏的受姓始祖。这样直接的观点我倒是认为有点牵强。妫满是舜帝的后裔,舜帝出生于姚墟以姚为姓,后来舜帝随父亲后母迁居妫水,舜的父亲就以妫为姓。妫姓为上古时期原始八大姓氏之一。周武王封帝之后裔,“以备三恪”,他封的是一个政治集团,是为达到屏藩周室的政治目的来考虑的,而不是封一个宗族集团。“陈”、“胡”姓氏应该是起源在妫满的后代身上。
陈国自妫满于公元前1045年开国,至公元前479年被楚国灭亡,共传二十四世,历566年。有学者专家研究出,陈国在566年中和国亡后的历史长河里,妫满的子孙繁衍生息,并不断分支,形成了以陈姓为主干,包括王、孙、胡、田、陆、袁、车、占、满等姓在内的40多个分支。这样说来,妫满就不仅只是陈、胡两姓的始祖了。
同姓不一定是同源,异姓也可能是同出一宗。常言道:同姓同宗的500年前是一家,不同姓不同宗的5000年是一家。中国的姓氏盘根错节,根系相连,追根溯源,大多是炎黄的子子孙孙。
《国语·周语》中言:“姓者,生也,以此为祖,令之相生,虽不及百世,而此姓不改。族者,属也,其子孙共相连属,其旁支别属,则各自为氏。”
万姓归宗,整个中华民族都是炎黄子孙、华胥氏之后。
-----------------------学知识---------------------
根据历史书的内容来看,顺序为有巢氏、燧人氏、华胥氏、伏羲氏、神农氏、黄帝,本来完整的应该还有一个缁衣氏,衣食住行嘛,缁衣氏代表“衣”、燧人氏钻木取火能代表“食”、有巢氏建造房子为“住”。华胥氏为伏羲的母氏部落,伏羲发明琴和结绳记事及结网捕鱼,神农为烈山氏,发现五谷及尝百草,黄帝则是统一各部落,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政权中心。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