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山东诗人》奖授奖词
吕家乡授奖词
吕家乡先生1933年出生于江苏沛县,195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1957年被划为右派,1979年平反后到山东师大教书。他不是博导,但培养出的一批博导弟子已成为当下学术界和诗学界的中坚;他不慕显赫,以扎实求真的治学态度诠释了教师这个职业应有的重任和坚守;他以童真之心爱着学生和这个世界,以执拗的态度彰显着学者的良知。无论诗歌教学、理论研究和评论,还是做事和做人,吕家乡先生都堪为世人楷模。鉴于此,第二届《山东诗人》奖评委会特授予吕家乡先生终身成就奖。
袁忠岳授奖词
袁忠岳先生1936年生于上海,1954年考入山东师范学院中文系,1958年被划为右派。1979年右派改正后开始诗学评论和理论研究,是上世纪80年代诗论流派上园派骨干之一,见证和参与了许多重大的诗学事件,为新诗理论建设、推动诗歌创作做出了重要贡献。新世纪以来,他倾心古诗词理论和评论,颇有建树。袁忠岳先生为人谦逊、为文严谨、诗学观点深刻,至今笔耕不辍。无论作为大学中文教师,还是具有独立见解的诗歌理论家,都堪为后辈榜样。鉴于此,第二届《山东诗人》奖评委会特授予袁忠岳先生终身成就奖。
孙国章授奖词
孙国章先生1943年3月生于大连市,系山东莱州人,1962年考入山东大学中文系。毕业后,长期从事文学编辑工作,为新时期山东乃至中国当代文学的繁荣贡献了一己之力。他在编发大量有影响的文学作品之余,潜心短诗创作,坚守和挖掘东方古典诗美,在一切向“新”、向“白”、向“西”的时代背景下,他大半生的美学取向及其创作所体现的精神成为对我们的一个提醒,其主旨所指,让我们看到一个更为开阔的诗学源流。鉴于此,第二届《山东诗人》奖评委会特授予孙国章先生终身成就奖。
大卫授奖词
大卫是一位具有非凡抒情气质的诗人,在心灵被掩饰的背面,他善于将情感孤绝地发酵与幻化,令其释放出一种令人着迷的无可救药的诗歌的幽光,在一个似乎不需要抒情的时代,他精致而不可复制的绝妙才华捍卫着一个时代诗歌纯正的抒情禀赋。无疑,在这个多元而破碎的时代,这种捍卫既是坚守,又是另一种呼唤。鉴于此,评委会特授予他第二届《山东诗人》(2016)年度诗人奖。
李成恩授奖词
李成恩是那种追求神、人与诗合一的人,她的诗歌具有独异的精神指纹与宗教气息,她将自我置于广袤的大地和厚重的文化积淀中,以自我救赎的决绝打开了生命和语言的双重宇宙。她那些带有地方印痕的诗歌把我们带入澎湃着古老诗意和神秘体验的灵魂探险中,她在精神远游的同时完成了对抗世俗和自我净化的灵修。鉴于此,评委会特授予她第二届《山东诗人》(2016)年度诗人奖。
张况授奖词
张况的诗歌以当代精神和当代视野为背景,重新审视和解读过往,在浩若瀚海的描绘历史的作品中,寻找到新的坐标和地基,他的诗,自新古典主义以来,笔下气象万千,纵横恣肆,气象日趋宏达。他以历史为经纬,编织出一幅幅风起云涌的奇绝画卷,引领我们重新审视和关注自我的来处和去处,以及我们所有已经经历的、正在经历的和将要经历的事实。鉴于此,评委会特授予他第二届《山东诗人》(2016)年度诗人奖。
花语授奖词
花语的诗歌,保持着一种漫不经心的散文风格和通过精确叙述细节来提示、阐明重大理想或者思想的能力。花语诗歌中有一种固执的、公开的表达个人意愿的热情,一种把个人理想从客观中转移开来、弥漫扩展出去的坦然和自信。她在道尽人间沧桑和苦难的同时,能让世界看到人性中更多的良知与温情、智慧与生机,发现和揭示人所不知的真理。鉴于此,评委会特授予她第二届《山东诗人》(2016)年度诗人奖。
周永授奖词
周永是一位书法家,也是一位摄影家,而诗人身份如同他生命意蕴的一次至高的加冕,这就使得他的诗歌文本既有书法八面临风的艺术魅力,又具有现代摄影瞬间捕捉原生物象直观的表现力与深邃的概括力,在这二者共同的合力辉映之下,他的诗歌文本在从个性到共性的上升与超越中,彰显着揭示与指认的诗性的力量。鉴于此,评委会特授予他第二届《山东诗人》(2016)年度诗人奖。
瓦刀授奖词
对事物与场景所蕴藏秘语的别开生面的洞见,应该是诗人瓦刀诗意生成的有效路径,显然这样的洞见与生成,不仅是诗人敏锐的感知力的彰显,也是文本的诗性肌理最鲜亮的笔触。无疑,这种从存在现场提取的冒着热气的感知与诗性肌理,令他的文本在与存在场域短兵相接的纠缠中获得了一种令人铭心刻骨的震颤与力量。鉴于此,评委会特授予他第二届《山东诗人》(2016)年度诗人奖。
洺雁授奖词
洺雁以一种异常安静的姿态默默创作近20年,今年才开始微微露出自己神秘的盖头。她的文本诗性开阔、意蕴丰厚而纵横着力量,似乎抹去了性别意识;她驾驭着不同的话语方式,语言极具原创力与想象力,以奇异的感知与陡峭的语言构建着极具张力的诗性空间,在大面积复制与模仿的当下诗歌现场,她的文本无疑为我们带来了信心与力量。鉴于此,评委会特授予她第二届《山东诗人》(2016)年度诗人奖。
李金昆授奖词
李金昆是一位沉潜在生活深处的诗歌修行者,也是一位承袭了炼字炼意传统的新诗人,他的诗既寄寓了自我的精神之殇,又成为他整体生命艺术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把古典诗学的抒情言志发挥到现代诗的灵魂解剖上,把汉语诗歌古老的表现艺术技巧与现代表现手法不断融合,为我们具象出一个颇有意味的诗美世界。鉴于此,评委会特授予他第二届《山东诗人》(2016)年度诗人奖。
段维荣授奖词
段维荣中隐于都市,长期执着于个体生活感受和诗意提纯,挎着装满天光雨露的花篮踽踽独行,其简短的诗句往往散发出闪电般的光泽,有着直抵人心的撼动力。作为泉城济南的女诗人,她敏锐的悟性和低调的处世态度为她的诗歌注入特有的感染力,成为一座城市地域文化传承的分行记忆。鉴于此,评委会特授予她第二届《山东诗人》(2016)年度诗人奖。
包容冰授奖词
包容冰把诗歌写作视为灵魂净化和精神升华的修持,他在不断的美学突围和艺术磨砺中诠释着现代隐士的生命感悟和生存孤独,并在文化意义上成就着自我“救赎”和“拯救”众生的精神品格。他把佛教经典作为触发诗意的思想源头,把宗教精神和诗歌精神深刻融合,在普遍缺乏血性、钙质和真实情感的诗歌创作背景上,他“空门独语”的吟唱成为不容忽视的存在。鉴于此,评委会特授予他第二届《山东诗人》(2016)年度诗人奖。
张脉峰授奖词
张脉峰的诗歌透露出特有的文人风骨和人文情怀,他诗中清澈的语境引领我们远离庸俗、自私和狭隘,走向自信、辽阔和高尚。他试图以精短的语言,来构塑一个精神与现实的轨道,他近乎于白描的叙述,包容万物于细微处,并在细微处发出光芒。他将生存的困惑通过诗歌的刀锋轻松解剖,从这些光芒,我们可以感受到尘世的爱和暖。鉴于此,评委会特授予他第二届《山东诗人》(2016)年度诗人奖。
王冬授奖词
王冬从故乡和童年的经验出发,深切体味生命的痛苦与命运的无奈,在不断反省和挣扎中,以现代个体生命的体验描绘生活的画面,呈现精神的困惑和灵魂的希冀。王冬的诗通过独特的诗意感受,为世纪之交中国社会年轻一代的奋斗与梦想作证,成为值得探究的美学文本。鉴于此,评委会特授予他第二届《山东诗人》(2016)年度新锐奖。
本届终评委:沈奇、杨志学、庄伟杰、南鸥、北塔、吴投文、雁西、耿建华、马启代
授奖词撰稿:南鸥、雁西、马启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