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荐诗——选自《诗刊》2014年4期上“视点”
(2014-04-25 19:46:20)
标签:
转载 |
分类: 诗 |
编稿人语:
娜夜的诗多简短、凝练、深邃,具有四两拨千斤的分量。又像一个漫不经心的人,一心一意地沉在自己的世界中。但定睛细看便会发现,那正是大智慧者含而不露、秘而不宣的本事,正所谓“水深流去远,贵人话语迟”。诗人也曾坦言:“必须懂得节制的力量。”一言以蔽之。
这组新作也是一样。诗人移居重庆之后,远离故土和亲人,难免在情感上产生波动,而情感的风吹草动正是一位优秀诗人敏锐洞察、反观内心、再传情达意的基本过程。她用身体直观地感受着空气由干燥变为湿润,看到树木品种由粗犷变成婉约。用心灵感受着迎面而来的差异、变化、未知。在独自的黑里,在朦胧的雾里,深入骨髓的人生体验以及构成生命的精神肌理,脉络清晰。她回味着童年的山坡、农耕的厨房、1970年的红领巾、小板凳和朋友散去后静卧在地的空酒瓶……那些往事肯定是糖,但一定是咖啡糖或薄荷糖。在回味中,有宗教的安宁和宽谅,内心的悲喜降下体温,充满沉潜、冲淡的人性之光,甚至留给尘世的合影和对自己的原谅也饱含深情厚意,悲而不伤,气质迷人。作为一名女诗人,有着如此冷峻达观的情感能量、兼收并蓄的表述能力,不免令人击节。也许正是在不断迁徙的征途中,一只大雁不知不觉便用翅膀和心灵开辟出了属于她自己的不尽疆野。
倾听之手(节选)
娜
合
不是你
是他白衬衫下那颗骄傲而干净的心
写在日记里的爱情
掉在图书馆阶梯上的书
在搂着我!是波罗的海弥漫的蔚蓝和波涛
被雨淋湿的落日
隐秘的钟声
和祈祷……是我日渐衰竭的想象力所能企及的
那些美好事物的神圣之光
当我叹息
他的哭声
——对生和死的双重蔑视
在搂着我
——这里
孤独的人类
相互买卖
彼此忏悔
肉体的亲密并未使他们的精神相爱
这就是你写诗的理由?
一切艺术的源头……仿佛时间恢复了它的记忆
我看见我闭上的眼睛里
有一滴大海
在流淌
不是你!我拒绝的是这个时代
不是你和我
对方都要写一首悼亡诗……”
听我说:我来到这个世界就是为了向自己道歉的!
移居重庆
越来越远……
好吧重庆
让我干燥的皮肤爱上你的潮湿
我习惯了荒凉与风沙的眼睛习惯你的青山绿水
银杏树
你突然的电闪雷鸣
滴水的喧嚣
与起伏的平静
历史在这里高一脚低一脚的命运——它和我们人类
都没有明天的经验
和你大雾弥漫
天地混沌时
我抱紧双肩茫然四顾的自言自语:
想兰州
想兰州
边走边想
一起写诗的朋友
想我们年轻时的酒量
那被时间之光擦亮的:庄重的欢乐
经久不息
痛苦是一只向天空解释着大地的鹰
保持一颗为美忧伤的心
入城的羊群
低矮的灯火
想兰州
那颗让我写出了生活的黑糖球
陪都
重庆
阿信
谁在大雾中面朝故乡
谁就披着闪电越走越慢
喜
这古老的火焰多么值得信赖
这些有根带泥的土豆
这馒头上的热气
萝卜上的霜
在它们中间
我不再是自己的陌生人
生活也不在别处
我体验着佛经上说的:喜悦
围裙上的向日葵爱情般扭转着我的身体:
老太阳
像农耕时代一样好?
一缕炊烟的伤感涌出了谁的眼眶
老太阳
这些与世界接轨的房间……
朝露与汗水与呼啸山风的回声——我爱
一间农耕气息的厨房
黄昏时的空酒瓶
小板凳上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