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在首届“紫金·人民文学之星”颁奖典礼上的致辞(施战军)
(2013-09-11 15:03:25)
标签:
转载 |
分类: 他山之石 |
《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在首届“紫金·人民文学之星”颁奖典礼上的致辞
(摘要、全文)
尊敬的王燕文部长、洪银兴书记、李敬泽书记、梁勇部长、范小青主席,尊敬的所有到会的文学朋友:
下午好!
首先必须说感谢:感谢江苏省委宣传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感谢合办单位江苏省作协的精诚、周到,感谢颁奖地南京大学及文学院领导、教授和亲爱的同学们的美好热情。没有你们,首届“紫金·人民文学之星”文学奖就难以成功举办,我代表《人民文学》杂志向你们致敬!
时值全国青年作家创作会议召开前夕,中国作家协会领导格外关心支持这一活动,将之纳入青创会系列活动之一,这使得我们的奖项名正言顺地具有了全国性。我们以堪称强大的评委阵容,三轮筛选,评出19位获奖者。他们当中有一半以上并非《人民文学》的作者,当然他们会是。
这是国内第一次专门为30岁以下纯文学作者颁发全国性奖项,此举,可能留在诸位获奖者的人生履历上,也定将是当代文学发展中的一个标记。
从获奖作品中,我们读出了想象力,读出了史识,读出了现实感。
想象力令人兴奋,史识令人欣慰,现实感令人踏实。
想象力是青年天然的艺术禀赋,聪敏无碍,上天入地,惊魂虐心,这样的本事在作品中尽情挥洒,当然更需持续挥发。获奖证明了一个好作家在此,但一直是好作家才能成为大作家。今天就有好几位大作家在场。大作家之所以挺立,是因为他们保鲜了想象的青春——是谓“青年之心”。
史识,一般说来也许这是青年的弱项,但是从陆蓓容、温方伊、冬筱等年轻作家那里,我们感到了史识的光晕,传承再造的中国诗性,在壮硕的老藤上鲜妍清芬——此为“中国之心”。
现实感,让史识与想象力落地升华,青年作家们以对世事知情、对处境关切、对现实有追问、对内心有深探的文学作为,让我们欣悦,更让我们敬佩——这是“当世之心”。
最近读者吕效平教授为《蒋公的面子》单行本写的序,文章末尾他说:“我们做的很少,历史或许给我们太多。”是的,现实感中包含自省和历史担当,历史和现实给我们的无限多,而我们做的还远远不能匹配如此丰厚的馈赠。
如何摆正当世之心?
荷尔德林在《致青年诗人》中忠告道:“切忌自我陶醉,切忌冷若冰霜,勿流于说教,勿平铺直叙。”
想象力、史识、现实感浑然一体的艺术向度如此难以把握,自然而然的艺术表达又如此令人倾心向往!
青年之心欢跃,中国之心苍劲,当世之心坚韧。无限的文学魅性吸引着我们去探知,去创造。
创作是个人的,星子有道,各自闪耀。
文学是大家的,银河浩茫,交互辉映。
已经将近64年历史的《人民文学》,过去是,现在仍是以心发光的好作家们的璀璨星河。
谢谢!
2013年9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