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前程爱心灾款好事木子辉 |
分类: 【李辉有话说】 |
《李辉有话说》
捐款: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文/木子辉
谈到捐款,往往会产生少许讳莫如深的感觉,既不好表现的太过于激进,又不好表现得过于保守,其中的分寸着实不好拿捏。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各方面的机制不够完善,即便很多人具有足够高的思想觉悟,然而对捐款的去向却难免多出一些担忧。我想这并不是什么空穴来风,有些款项还是没有到达受灾人的手中,却中途被人中饱了私囊。这是最让人气愤的,因为很多人捐的款也许是从自己的生活费用里挤出来的,最终却进了那些比自己生活不知好多少倍的锦衣玉食的人手中。有的朋友看到赈灾款被贪污的报道真是义愤填膺,于是乎发出感慨:有能力就去现场,没有能力去现场也不随便捐款,因为根本不知道捐到那里去了。
我用了郭德纲在相声中的一句台词作为题目,其实也是希望这些朋友能平静的对待这个问题,尽管这样的事情令人气愤,但这并不足以令我们放弃互帮互助,我们还是要发扬互助的精神的,我相信谁都无法否认,这个世界没有人可以以一个个体独立存在,每个人都有义务为我们共同的存在尽一份力。
当然,关于捐款我还是可以列出几条来跟大家谈谈的:
一、捐款是一种自愿行为,我们是呼吁捐款,不是强制捐款,更不会限制每个人的捐款额度,否则就不是捐款,是收钱或敛财。这一点上很多单位的做法都背离了捐款本身。例如有的单位要求不同职级的人最低捐款额度不同且所有员工必须参与捐款,这看似合理却并不合理。
二、捐款是献爱心,不是比赛,更不是噱头。而很多单位设置最低捐款额度,同单位各分支机构之间还以自己所辖捐款额最高为荣,严格的说这些钱不是捐来的,是官大一级压死人收来的,没什么好骄傲的,无非看哪个管理者下手更狠罢了。
三、捐款需要量力而行,捐款多少不是拿来衡量一个人道德高低、品行优劣、爱心多少的砝码,不需要打肿脸充胖子,如果手头连孝敬父母的钱都没有,还要作吐血捐款状,那就是沽名钓誉了。
四、捐款不是行乞,不要以为弄个捐款箱掏上个窟窿往那里一摆,自己就名正言顺成了爱心使者。情况往往是这样,一遇上个灾难,各大企业商场都摇身一变成了捐款的组织者,都声称这些钱是去灾区的,结果却不尽然。有的企业干脆利用捐款促销,每选购他的产品一件就代为向灾区捐款1元,兑现情况如何,相信没有多少人去追究过。
五、捐款需要公开,我想这应该是比较妥善的防治灾款私用的方法。名人明星捐款都能被公布出来(谎报的不算),这样一定便于监督,普通人可能捐不了那么多,可也需要一个透明公开的平台,可以对外报总数,但至少应有个地方可以查到自己的信息,或者以企业为单位在自己的网站上滚动展示捐款情况,让每一个捐款的人都有机会监督自己的爱心是如何传达受灾同胞身边的。
六、很多企业的捐款让我不敢恭维,原因很简单,如果一个企业有50万的员工,因为是强制捐款,假设平均每个员工捐20元,就有1000万的捐款,而这种企业还能冠冕堂皇的站到镜头前煞有介事的跟人说,我们公司捐了800万,实在令我可发一笑,这种利用灾情从员工手里谋利益的做法就实在有些可耻了。
七、可以捐款的途径实在太多,而监督捐款的途径普通人一点都不掌握。很多时候,从自己的公司捐款完毕,去别的公司做客也要再捐上一回,回头去商场买东西,那里也会有个牌子提示你快点掏点爱心出来。于是乎掏钱的地方很多,想知道钱去了哪里却困难的很。
其实,我们并不缺少爱心,我们缺少的是信任。曾经的汶川地震牵动我们的心,如今的玉树地震同样牵动我们的心。
在此,木子辉也要向玉树地震遇难同胞致哀,向战斗在玉树地震第一线的同胞们致敬。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