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在2800点附近那个想象中的左肩附近大盘出现了企稳迹象,但本周大盘走势继续趋弱,2900点附近的5周5月均线宣告失守,大盘继续在5日均线之下运行。特别是本周G20峰会的召开,新能源战略成为谈论话题,但A股市场上没有掀起任何题材炒作的热潮,说明市场内在的做多动力已经越来越弱。可以想见,即使大盘下周能够出现反弹,做多热情的持续性也很值得担忧。股市不差钱,行情的关键并不在于所谓的流动性是否充足,而在于投资者的心理预期,也就是宏观基本面能否给市场提供足够的想象空间。
自美国房地产泡沫破碎引发金融危机以来,全世界都在苦苦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物联网、新能源正被寄予无限的期望,但是远水解不了近渴,任何新型产业对经济的提升作用都要经历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才能充分体现出来,在新的经济引擎显现功效之前,整体经济环境仍将处于调整之中。具体到股市,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的声音尚且萦绕在耳,十年后的物联网炒作又能让几个人疯狂呢?新能源的发展在中国继续延续着外国人提供技术和标准,中国负责原材料加工的发展模式。某些地方违反市场规律,大干快上,一旦外部需求出现波动,迅速陷入产能过剩带来的巨亏泥潭。物联网、新能源一定要大发展的,但是今天的大盘指数面对的恐怕更是不容乐观的财务报表带来的压力。
美国股市经过50%左右的反弹之后,开始出现调整。石油、黄金、金属期货价格本周也纷纷下跌。虽然全球范围内及时挽救经济危机的措施成效显著,可是接踵而来的贸易保护主义对全球经济的杀伤力比金融危机本身也差不到哪儿去。历次经济危机的历史都证明,制约经济复苏步伐最严重的不是危机造成的破坏后果,而是各国政府在危机后采取的各种贸易保护措施。在经济发展史上以凯恩斯主义标签而著称的罗斯福新政后来被证明人为地延缓了经济复苏速度若干年,而里根政府对付危机的无为而治却迅速地迎来了繁荣。当然,国情不同、具体政治经济环境不同,对国家调控政策单向度地褒贬恐怕未必恰当,但今天各国围堵中国出口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现象对于全球的经济复苏来说的确不是一个好兆头。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里,没有一个重要国家能够在危机中独善其身,各国政府能否相应中国的呼吁,放弃贸易保护呢?这实在是个令人担忧的问题。
既然宏观经济面临着这样一个迷雾般的前景,股市能好到哪儿去呢?所以这个大盘向上的空间不足,向下的想象力无限。最好的结果是社会资金无路可走,纷纷涌向股市,推动大盘上行,但是市场追高的欲望明显不足,最佳的选择就剩下一个:寻找一个宽幅震荡区间,波段运行,等待宏观经济面的转机出现。因此,接下来大盘的运行格局很有可能会在上下几百点的空间内宽幅整理。局部机会会不断出现,短线或者小波段操作应该是适宜的策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