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极度空间飞跃股票 |
分类: 个股分析 |
上周是春节之后开盘第一周,三个交易日里,大盘呈现出明显的缩量盘整格局。大盘的这一走势,一方面受制于自身的技术走势,止跌企稳之后需要相对比较长的时间来完成筑底过程,另一方面也和市场外围影响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美国股市和香港股市都在止跌企稳后横盘震荡,美国由于次级贷款和高油价的冲击,经济处于调整之中。大陆股市前期跌幅巨大,在横盘整理过程中更是弱市格局凸显,成交量不断创出进来新低。正像大成交量有两方面的意味一样,小成交量同样有两方面的意味:一方面,卖出者少,说明在这个市场位置,短线杀跌盘已经很少,下跌动能接近衰竭。另一方面,买入者少,说明市场观望心理浓厚,大量的市场资金还不敢轻举妄动。这意味着大盘进一步反弹的脚步已经越来越近了。一旦大盘掉头向上,会有很多短线观望资金积极入市。但是,反弹高度最终能够达到多少,还要看成交量是否有效放大,同时也要观察大盘反弹过程中是否会有龙头板块出现以及该板块的性质如何。
前期下跌过程中以复旦复华为首的创投板块表现非常抢眼,可是这一板块中绝对大多数股票的放量上攻也是昙花一现的行情,最后只有复旦复华在唱独角戏,也真难为它了,唱到现在不容易。后来的医药板块、电力设备股、计算机软硬件、大农业板块、化工板块、重组概念股和新能源概念股的上涨也都没有表现出复旦复华一样的激情与力度,但是其中也有一些股票具备中期持续震荡上扬的潜力,比如灾后重建概念、新能源概念股中的一些具有实质性题材的股票将会在大盘反弹过程中表现更为出色些。一些正在成为二线蓝筹的地产股也会出现良好的中期盘升走势。
春节前的巨幅反弹和上周末最后一小时的反弹,很多人归结为股票型基金的重新开闸放水,这种观点仅仅是部分正确。整体来讲,市场走势自有其规律,涨高了以后,一旦市场预期改变,就要下跌;跌下来,一旦市场预期改变,就要上涨。小预期产生小行情,大预期产生大行情。对于大盘和个股来讲,技术走势包含了所有市场因素——虽然经常会有些反应滞后。一旦我们理解了市场预期改变往往是一个过程而不经常表现为突变,我们就能理解技术走势包含所有市场因素的涵义了。目前市场关注的焦点又多了一个,就是印花税应不应该下调以及什么时候会下调。这个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既关系到政府形象的问题,又关系到证券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的问题,这个讨论很有必要。但是,如果把注意力过多地集中在印花税问题上,恐怕也没有必要。今天的股票市场规模已经相当庞大,市场机会相比以前多了很多,无论大盘指数怎样走,一部分资金总能找到投资盈利的机会。当然,大势不好,大部分资金会无法盈利和亏损,2007年第四季度和2008年以来机构的日子就很不好过,利润大幅度缩水。个人投资者有劣势,也有优势,这个优势就是动作比较迅速。个人投资者需要不断提高的是应变能力和技术水平。
4195点可能是C浪的低点,也可能是大A浪的低点,究竟是哪一个需要后期的走势来验证,这就是波浪理论不顺手的地方。无论如何,用形态测量的方法来研判大盘,目前这个底分型走势如同教科书般的标准,该下跌的时候下跌了,该反弹的时候开始反弹了。宏观调控政策并没有因为雪灾的影响出现大的改变,因为中国地盘太大了,天灾人祸不能说很多,但也绝不能算少,98年的洪水,03年的非典,多么吓人呀,不都挺过来了吗?10年来,大级别的灾祸每隔5年发生一次,我们对于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也会得到锻炼和提高,没必要把这些事件对于经济的冲击力看得太大。中国最严重的问题永远是人祸,这是最需警醒的。
大盘短线反弹在即,本周大盘无论怎么走——或者继续缩量盘整,或者冲高回落,最不济再创新低,本人的态度都只有两个字:乐观。大盘出现反弹,适合建仓;大盘再创新低,也适合建仓。当然,这是对反弹行情而言的。如果说还有什么愿望的话,那就是大盘成交量的有效放大,这个因素对于大盘的筑底和反弹都很有意义。
前一篇:观望着,折腾着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