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08月18日 14:18:57
来源:环球时报
(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如果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缺乏核心竞争力,在本地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市场上依靠低价格战略有可能赢得市场份额。但是,在发达国家市场上,不掌握核心技术的第三世界产品,靠什么成为市场尊敬和注目的品牌呢?单靠知名度吗?不行。除了知名度,更重要的还有好感度、信赖度、品质感、市场占有率等等。中国企业的抱怨是没有用的,想走捷径也是注定要失败的。唯一的出路在于加强科研开发力度,全力进行核心技术攻关,用越来越多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产品去开发发达国家的市场,打造实力型国际知名品牌。)
联想是中国最著名的企业之一。自从一年前收购了IBM个人用计算机业务后,这家中国公司的名字在全球媒体的热炒下,迅速被世人熟知。
然而,如果现在要问一个普通西方人,“你知道联想电脑吗?”回答往往是否定的。
目前,中国国民生产总量排名已上升为全球第四,中国的出口额也占世界第三,但是中国却没有自创的世界名牌。中国品牌机构完成的一项调查显示,西方对中国企业名字的熟悉程度,远远超过了对中国品牌的认知度。
调查发现,多数西方人对如“你熟悉的中国品牌”、“你熟悉的地区品牌”等问题,常常答非所问。他们能说出并不是中国品牌名称,而是中国企业的名称。
统计表明,被调查者共说出了近3100家中国企业名称,但却只知道约140个中国品牌名。哪怕是一些著名的品牌,如格兰仕、海尔、TCL等,知道的人最多也不足1/30。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西方人还都跟中国做生意。
究其原因,专家认为,一是大多数中国企业都为跨国企业进行贴牌生产服务,自主品牌出口的能力不突出。中国大企业近年在海外收购国外企业,2005年交易总量23笔,达220亿美元。但这些企业收购后使用的也是被收购企业品牌。
此外,中国现在的企业家基本是第一代,缺少世界级企业家。而且对品牌的理解也始终停留在“有名的牌子”或“客户满意度”上面,没有到达品牌战略管理的层面。所以一些中国有名的公司,发展得很快,也失败得很快。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中国企业在资金和管理能力上也积累到了一定的水平,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不满足于仅作为生产商,赚取微薄的加工费用,而希望能在国际市场拥有自己的品牌。
实际上,中国一些大型家电企业已开始采取“名牌行动”,如海尔、康佳、长虹、海信、华为、联想等企业越来越重视在国外塑造著名品牌形象。虽然起步晚,但进程会很快。没人会怀疑,十年后中国也会拥有一些像奔驰、微软这样闻名全球的著名品牌。(摘自8月15日奥地利新闻社,原题:中国企业比中国品牌有名,作者海穆特·布格尔,青木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