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最后的捂股机会

(2006-06-01 11:31:24)
分类: 股市日志
(图片也无法上传了)
似乎好久没有就股市说点什么了,其实算来时间也不长,才20多天。在这20多天里,每天忙于工作、应酬,忙碌而充实。没有盯盘,没有操作,只持股。每天两三次看大盘,看股票。当然,也浏览博客和论坛,只是没有参与讨论,没有评点,没有发表意见。感谢关注我的博客的朋友们,面对大家的问候、提醒与催促,有些不安了。
做职业股评家,抛开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最终的文章水准不说,这其实是一个最不需要灵感的职业(股市交易却是需要灵感的)。市场每天都在变化,总有新的看点,总有新的波动,只要想评论,总是有话可说的。但我不是职业评论家,我还有工作,还有比评论股市更重要的任务,因此相比于那些职业股市投资者,在“敬业”方面鱼和熊掌不能兼得也是一种难以超越的无奈境况。向辛勤地分析评论股市的众位博友和各方专家表示敬意!
对于大盘走势发表一点看法:首先申明,对于大部分普通的中小投资者而言(独具慧眼的长线投资者除外),目前大盘运行的阶段是最后的适于捂股的阶段,中期顶部的具体点位不好预测,但我相信这个致命的高点已经渐行渐近了。
与其相信莱布尼兹的“前定和谐”,毋宁相信系统论,在自然科学如此发达的今天,信仰与理性的矛盾已经越来越清晰。股市不是一个物理世界,也不是一个纯粹的精神世界。投资大众的群体心理和交易行为造就了股票价格的波动和股指趋势的延续与改变。当第二性的指标以及各种各样的技术规律主导投资者的判断时,客观规律就转变成信仰,而信仰无法被理性证实或者直接违背理性,这是中小投资者犯错的直接根源。回归理性,摒弃信仰,在观察市场大趋势时非常重要。但是,在操作具体股票的过程中,当理性经验升华为市场直觉以后,信仰的力量却又无比强大,跟随市场的普通投资者,超额的收益最终来自信仰,而无法来自理性。
自2005年股改行情启动以来,中国股市的多头行情和全球范围内的经济繁荣周期以及特定投资机会的确认息息相关。中国石化能够单臂擎天将大盘托起200点,银行股、有色金属股、石化股能够将行情演绎得如此火爆,其深刻的国际背景和操纵市场背后“看不见的手”的那个大智慧已经清晰地浮出水面,认识市场价格波动背后的真实,才能正确地把握趋势。
多头市场氛围大致由三个要素构成:经济繁荣周期、明确的投资机会以及表现为成交活络的入市热情。经济繁荣周期是多头市场的土壤和环境,直接决定市场波动形态的则是投资机会和投资热情(也就是市场信心)。投资机会表现为板块行情,完全可以理性分析;而投资信心和投资热情除了分析更要感受。就中国股市的重心上海大盘来讲,四大指标股是市场的神经,大蓝筹板块则是运动器官,二者相互配合、相互影响,观察大盘趋势,首先就要观察它们,最终也还是要观察它们。
每一支股票的价格波动都是人为操作资金进行买卖的直接结果,跟随市场的时候,首先要保持理性,然后要保持信仰,有信仰才能坚定,不坚定的时候,可以跟市场适当地离远一些。这是个人的一点认识和体会,时间有限,说这几句,算是和尚撞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