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合伙人:永远的美国梦和虚弱的中国情怀

(2013-05-24 23:46:19)
标签:

中国合伙人

陈可辛

成功学

唯物主义

娱乐

分类: 皂羅袍-电影

中国合伙人:永远的美国梦和虚弱的中国情怀

 

 


我们的幸福感如此脆弱而简单。在影片中,有房就有了一切。有了幸福,有了自信,有了到处去逛的权利。

成东青N次拒签之后,终于在那一次出国了。此时的他,已经功成名就,美国也不敢再拒签他。呵,多扬眉吐气啊……

片中刻意强调美国梦之艰苦,让人看了觉得,回中国创业的这帮海龟,没几个在美国混得好的。孟晓俊在美国落魄到了端盘子的地步,回到中国,立马变成了签证咨询专家。国外的钓丝回国立马变成高帅富,这样的人,放现在估计要被网民们扒拉出祖宗十八代,最后定性为“骗子”。

孟晓俊这个国外钓丝回国之所以混得好,完全是因为时代所致。在互联网不发达的时代,中国人认为的美国,正如那老师课堂上宣讲的那样——黑人受到歧视,白人趾高气扬,他们对美国充满了遍地黄金的美好愿望,对那些已经走出去的人充满了无限的崇拜。所以,孟晓俊有了这样一个机会,成为了“留学教母”(成东青是教父,他是教母不为过吧!)



我不想去纠结这影片中的“物质成功学”,毕竟中国现在就是以此为信条。我们从还是细胞的时候就被拿来比。父母比结婚,怀孕的母亲们比谁肚子大,谁生男孩女孩,出生后比谁长得高,上学了比成绩,比考试,比大学,比工作,再比结婚……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但实际上,很多时候,我们取得了第一的成绩也未必那么高兴,新的压力又从天而降。西方人的价值观是“人人可以接近并实现梦想,却难以做到真正的成功,你征服了世界,却无法满足内心深处的自己”,中国人因为太需要成功,而忽略了这层的思考。谁叫我们人多呢!每个人又都那么努力。正如成东青所说的,中国人竞争压力巨大,所以考试总是能考过你们美国的学生。我们没时间去思考,我们需要不断地励志,励志,再励志。

  http://s7/mw690/40c80da5gdd78b638bb36&690

《中国合伙人》的故事感动了众人,众人似乎从中得到了力量和勇气——被愉快地励志了——有人流下了眼泪,有人为祖国强大而自豪。我们看着电影银幕上一行行的字幕升起,心中充满了使不完的劲儿,原来我也能成功啊!连成东青这样的钓丝都能成功,我为什么不能呢?

说真的,你还真的不能。

光看这电影扑啦啦几亿的票房就知道,现在经济不景气。(好莱坞黄金法则:经济越差,票房越好。“越是艰难,我们越喜欢便宜的和可以转移视线的东西,电影就是这种奇妙的综合体。在经济低谷时,人们更需要一个可以躲避日常麻烦的地方。”)人们躲避到了黑乎乎的电影院,寻找心灵的慰藉。《中国合伙人》就是这样一部充满慰藉的电影。但也仅仅是一部意淫的电影。

故事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2013年的中国已经无法再复制这样的成功。中国人口红利消失,大量外资工厂搬迁,而中国企业的创造性还严重不足,依旧处在加工和代工的领域,同质化竞争非常激烈。我们还能拿什么到国际上竞争?20年前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们有的是人!现在呢?

创业,慎之又慎。

 


陈可辛是个聪明人。他太懂得大陆这群人需要什么,渴求什么。发财,国际地位,自尊……或许也就只有香港导演,敢这么三俗到极致。也只有北上的这群香港导演,聪明到极致,谄媚到极致。影片后半部分,不断在强调中国创业机会多,环境好。再看看现在上映的几部国产高票房影片:《北京遇到西雅图》——去美国生孩子。《致青春》——去美国实现价值。《中国合伙人》——一心想去美国最终没去成。三部片子都与美国有关,看似各不相同,讲的确都是一个永远的美国梦。至于中国情怀,创业机会多,环境好,也就是90年代的事情了。

 

成东青不断强调自己是土鳖。这词语我最早是在2010年的一场浙江省企业家的讲座上听到的,当时《创业家》杂志主编牛文文说,其实在座的各位企业家,说句不是很动听的话,就是全都是土鳖。当时由于我第一次听到这词语,觉得新鲜,也分外贴切。中国的企业家,尤其是浙江的民营企业家们,个个都是白手起家,东阳义乌的一群,更是从鸡毛换糖做起来的。土鳖不是一个坏词。

后来,潘石屹在微博说,生怕以后有人把他拍成影视剧,把他塑造成一个土鳖。(假如有人把我搬上银幕,假如把我演成一个土鳖,演得很傻、很土,那可咋办呢?我可是在电影上演过海归的人。)但话说回来了,土鳖和海龟一样,不都是王八么?别争了啊!小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