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942》:我们该如何看待血腥?

(2012-12-11 23:36:30)
标签:

冯小刚

1942

娱乐

分类: 皂羅袍-电影

我们该如何看待血腥?

 

《集结号》上映之时,冯小刚团队做宣传,大谈请了韩国团队做炮火特效,尘沙飞溅的效果如何如何好。结果也的确如此,爆炸场面恢宏细腻,炮火中的战士怎么都不会死,让观众不禁向往——在这炮火中奔跑,如果拍成视频或者照片,那一定非常壮观。

当然,事实并非如此。国内电影总在传递一些错误的知识。只要炮火不朝自己头顶炸下来,人是不会死的。这一点在《1942》里面被展现得淋漓尽致。冯小刚估计又把《集结号》的韩国特效团队请回来了,日军轰炸中国军民的场面,飞溅起来的尘沙历历可数,用几个词语来表示——那真是无比的细腻、精致、完美!

我想,冯小刚心里肯定也是这么想的。这群饥荒的民众,一个个虽然面色浮肿(有人指出演员胖,马上有人说是饿得浮肿了),但是说话中气十足,声音清亮。这逃荒逃得,让人感觉不是逃荒,而是背包自助游呢!

 

但,一切的战争片,我们都不该用歌颂、享受的观点去做。战争从来不是歌颂的对象,它应该是被剔除的,被禁止的,被严厉反对的,但在冯小刚们的镜头下,战争是美丽的绚烂的无与伦比的。这批50后导演的内心,涌动着战争的基因,他们恨不得自己身在战场,不然,为什么要把战争拍得如此美丽?

面对炮火,主角们是永远不会死的。

观众永远不会感受到战争的残酷,生命的可贵。“活着不如死了好。”这句话出自陆川的《南京南京》,如果这句话是从一个深受苦难的南京市民的口中说出,那这是一句非常绝望的话。但可惜,陆川让一个多愁善感的日本兵说了这句话。美其名曰:你们日本人不忏悔,我一个中国导演来帮你们忏悔了!自我感觉无比良好,可日本人买帐么?你以为你是川端康成还是三岛由纪夫?

每每见到中国所谓的“反战片”就觉十分可怕。他们根本不是反战,而是对战争无限的向往。

 

冯小刚花了很大的心血,做了这部电影。相比他之前的装逼巨作《夜宴》,《1942》已经很为收敛。有原著,有原著作者坐镇。也的确,《1942》能让人看下去而且觉得还挺有深度的大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小说原著在起作用。

为了比照《金陵十三钗》请国际明星克里斯蒂安·贝尔做主演,冯小刚这次的价钱出得更大。张艺谋请一个,他请两个。张艺谋请的得过奥斯卡的只有一位,冯小刚请的两位可都是奥斯卡获得者!牛气冲天!贝尔老师全程主角,两位奥斯卡全都是酱油帝走了个过场。冯小刚呐!你什么时候才能不跟在人家张艺谋的屁股后面呢?人家拍古装武侠你也拍古装武侠,人家拍民国战争你也拍民国战争,人家不提JFJ你也不提JFJ,人家用国际友人你也用国际友人……

 

为了展现饥荒之严重日寇之严酷,冯小刚用了只有在B级片和恐怖片中才会用的画面。为了展现饥荒饿死人,狗吃人内脏的镜头充斥整个银幕起码30秒。只可惜,那个内脏做得太假,建议冯小刚导演停发特技人员工资!为了展现日寇的残酷,一把刺刀直刺喉咙,血哗啦流满整个地面,枪决场面也绝对震撼。为了表明自己用了韩国爆破特技团队的钱没白花,人肉粉碎四溅的场面充斥整个画面。

说到这里,我不得不想起《少年pi》里面老虎吃羊的画面。李安导演没有用一个正面镜头,而是通过一个小孩惊恐的表情,母亲不忍目睹的心痛表情来展示。没有一丝血腥,但给观众内心留下了足够的震撼。而在冯小刚这里,狗吃人,血肉四溅,枪决,杀人,全都正面镜头,堪比阿鼻地狱。冯小刚脸不红心不跳地将本片放入了贺岁档,全家老小,拖儿带女来影院感受爱国主义教育了。不知道那些还未长成的孩子,在看了这部没被影院分级的“恐怖片”之后,会不会留下什么心灵创伤。

 

上头说,我们的商人要流着道德的血液。不知道我们的电影人,该不该也流一点道德的血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