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尽桃花扇底风
(2012-09-18 21:45:33)
标签:
李金凤越剧王文娟林黛玉文化 |
分类: 伴讀書-書評 |
好久没整理文章了。慢慢来整理……
歌尽桃花扇底风
文/连城
观戏剧史,越剧绝对是最让人感慨的一种。中国古来就惯用男旦,越剧却爱清一色女角,小生老生武生,没有哪一样是柔弱的江南女子演不了的。描眉勾画中,旋舞水袖外,小生更显俊朗,老生愈发清俊,武生则是无限的风流飘逸,哪一样不是中国传统审美里最为动人的一类呢!
生于江南的人,大多不爱那高亢激昂的京剧,而偏爱这土生土长的越剧。京剧中有着一股不可弯折的硬气,而越剧中则含着一股似水不息的柔情。历经山崩海裂,阿鼻地狱,越剧似涓涓细流,从缝隙间,从空气中,化成溪水,化作浮云,待到风平浪静之时,她又重新汇聚,继续谱写新的传奇。
昆曲在众文人的呼告声中复兴了,越剧因为贴近民众一直蓬勃不息。徐玉兰、王文娟、尹桂芳们的前赴,赵志刚、王君安、茅威涛们的后继,越剧从未消失。
手边两本书,竟都是越剧名伶的自传。《我在人世间——越剧皇帝尹桂芳的舞台伴侣李金凤自述》《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我的越剧人生》。这两位名伶,一位是李金凤,一位是王文娟。一种戏剧,两种人生,有着相似的情怀。
《我在人世间》是李金凤的私人讲述,行文质朴,仿佛闲谈,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叙述年代从李金凤15岁在舞台上表演起到八十年代她转做文职结束。15岁到三四十岁,差不多是一个女人最美的时光。这个眼角带笑的江南女子,在最美丽的时光演了越剧中最美丽的旦角:黛玉、婵娟、崔莺莺、谢云霞……
李金凤15岁时第一次见到尹桂芳,文中写“客厅门口一位身着淡茄色旗袍,脚着拖鞋。似烫非烫齐肩短发,悠闲静雅地从客厅门口经过”,这幅情景,若能见着,想必是一位散淡中透露着气定神闲的女人。这股气韵,名媛学不来,交际花学不来,只有那在越剧戏台上演遍才子佳人在戏台下历经风霜变迁的女人,才会有。正如王文娟在《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中所言,“台上演戏要复杂些,台下做人要简单点。”人生参悟至此。
上扬的眼尾,淡扫的蛾眉,弯弯的眼睛总含着笑意,那是越剧中江南女子的典型形象。粉墨登场,环佩叮当,婉转的身段,在geming的年代,是多么难得的一抹艳丽风景。两本书中都有大量的剧照生活照,或黑白或彩色,有着深刻的时代烙印,差不多是一个时代文化的记忆。
谁都有旧时光,不是么?
李金凤的舞台生涯并不长,短短二十余年,演尽了人生悲喜。李金凤年轻扮相靓丽,当年尹桂芳与竺水招分手后,一直没有好的搭档,直到李金凤的出现,两人结下了深厚的舞台情缘。18岁,李金凤临危受命,演出越剧《红楼梦》中的林黛玉。“18岁的李金凤演出林黛玉,她能懂林黛玉么?”尔后,演出非常成功,成为一时美谈。如今已到花甲的李金凤一直念念不忘的美好回忆,这是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王文娟的林黛玉,最众所周知的,是越剧电影《红楼梦》。这也是传播度最高最广为人知的一部越剧了。其扮演的林黛玉,透着“通透脱俗的灵逸之气,诗书浸润的墨香清气”。贾宝玉扮演者徐玉兰的唱段《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不知道传唱了多少年。
对王文娟来说,林黛玉是她艺术生涯中遇到的最难塑造同时也是塑造得最出彩的一个角色,林黛玉这个形象,将其艺术生命推向了臻至华章。
细碎往事,一桩一件。本以为名伶的往事,都该像越剧中那般传奇。但生活终归是生活,它没有太多美好脱俗的想象,洗尽铅华,露出的本尊一如我们的母亲,年轻时候也曾风华绝代过,年老之后会在你耳边絮叨……
荒诞岁月时,李金凤才25岁,相比不少人苦大仇深的叙述,她却十分温和。只记得别人对她的好。王文娟则在书中所言,“人生犹如一杯茶,茶叶在沸水中沉沉浮浮;而流逝的时光就像沸水,在它的冲刷和激荡下,每个人的生命才最终散发出属于自己的清香。”或许是那温雅的越剧,给了她们这份慈悲的胸襟。
岁月往矣,如今的李金凤王文娟早已年华老去。越剧“小百花”继续盛放,美丽的容颜不败。歌已尽?歌未尽。唯有这一纸故事,告诉世人曾经的芳华。
前一篇:一个人的坏天气
后一篇:20121030噩梦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