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本读了20年的书

(2018-11-16 13:16:33)
标签:

杂谈

分类: 心情故事

这是一本读了20年的书。
这本书是当年高考时的教材。
当年上的职高,专业是旅游与酒店管理,等我们毕业那年正好赶上了一个好政策,就是职高可以考大学,我们正巧是第二年。政策是好,但对高考考题一片空白,我们不可能和普通高中的一样参加物理化学的考试,因为压根都没学过,那我们考什么呢?在没有往期试卷做参考的情况下,老师们也是一脸懵,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之下,也依然给了范围,就是“把这4本书都背下来,应该就没问题了。”是的,这正是我们老师的一句话,她给的范围就是4本书的全部。
我们的专业是旅游与酒店管理,顾名思义,就是旅游业与酒店业,专业科目很多,从餐饮服务、客房服务到旅行社及导游业务知识,书籍更是不少,就说我能记住的几本,《旅游概论》,《旅游地理》,《餐饮服务》,《客房服务及概论》,还有什么导游之类的书籍,学的内容是五花八门,包罗万象,完全不亚于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那种,所以为什么说一个好的导游就相当是一个杂家,此话真的不假。
当然,并不是我们学的不完全是课本内容,更多的是还是专业技能,如何摆台,如何斟酒,如何上菜,主宾位置如何安排,如何做床,如何开夜床,如何做客房服务,如何生动的进行景点介绍,如何合理设计旅游路线……现在看下来,这完全就是就是旅游业及酒店业的基础工作,那时,学的乐此不疲。
就是这样的情况下,老师做出了背书的提议,以不变应万变,以全部知识应高考试卷。
所以,想象下,这样的提议会有人支持,会有人赞同吗?
那时,只有我就真的开始了背书,从头到尾的背了下来,且是班级里的唯一一位。我给自己的定的目标是临考试前一周4本书背完即可,4本书就是上面列的那4本,出乎意料的是提前一个月完成,6月初就全都背完,当时我们高考时间还是7月7、8、9三天。
背书前和背书后的状态完全不一样,背书前老师提问,完全就是翻书找内容再回来,背书后则是其他同学翻书找,而我安稳的坐在座位上回答,我的书自然是扣在桌面上没有翻。尽管回答的内容并不是一字不拉,但会答出内容,并告诉老师这是在哪一本书第多少页具体哪个位置,开始的几次老师和同学还太确信,依旧翻书对照看下,后来完全就是听我说,直接告诉他们答案。那时背书也相当有乐趣,最喜欢的就是《旅游地理》。

一本读了20年的书

三山五岳、五岳特色、各地简称、各地风景名胜、中国八大菜系、四大淡水湖、四大石窟……特别爱背这些带有归纳性的总结,然后再逐一介绍每一处风景名胜,那时记忆犹新的就有今年十一游览的云冈石窟和悬空寺。通过背书认识了中国,认识了世界,也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有了深刻的理解,这张地图就是当年打开旅游地理大门的一幅图,现在看来就是普通的一张图,可在那时,没有网络,没有百度,没有搜索,所有的知识都从书中获取,所以,分外珍惜这张图带来的快乐。以至于在后来学习时,自己也画地图,然后在地图中标注每个省及旅游名胜。看书、听广播、看电视,了解到关于某地的各种新奇特知识时,都会记录在书里,找到这个城市或者这个景点,把补充的知识记在这页,如果内容比较多,单独拿一张纸写,写完夹在这里。
啊!我的学生时代就是这样过来的,现在想想都觉得特别美好!

一本读了20年的书

一本读了20年的书

这本书随着我从哈尔滨到北京,现在放在书柜里安静的躺着。
某天,泊宁写学校作业,其中一首古诗是《望岳》,其中千古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借着这句话,讲了泰山,讲了五岳,分别是哪五岳、位于哪、特点如何,五岳讲后,又介绍了“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黄山,地理位置,特点,迎客松,还有安徽当地令人向往的”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六座山讲下来,时间已过半,我告诉孩子,这些知识都是当时学习时背的,那时候背下来现在依然记得清楚,这就是知识的力量。
所以,想到这里,又想到了这本书,再次把它拿出翻阅一遍,看着曾经记录的内容和稚嫩的文字,会心一笑。
能够全身心的学习,真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