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小韩乐子
小韩乐子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6,162
  • 关注人气:25,21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话说运河》解说词(五)

(2018-11-03 00:44:50)
分类: 点滴故事

(五)绍兴风情

 

昨天晚上我们摄制组跟着运河的水波过了一夜,今早一起身就到了浙东运河上的一座古老的城市啊。一看人们头上戴的这种毡帽,大家就知道我们来的是什么地方了,这是绍兴就是鲁迅先生笔下闰土的故乡。

这里的乡亲们特别喜欢这种帽子,因为它的用处非常多。既可防寒,又能避雨,戴上能当安全帽,摘下来就当小坐垫,买了东西啊还当皮包。阿Q没钱花,不还用它作抵押借钱使来着吗?是、是……正是这些毡帽领着我们来到了绍兴。

据说绍兴是一座极有特色的名城,而最富特色的是船、桥、酒。是啊,有水就有船,有水就有桥,当然了,有水就能酿成醇香的美酒啊!这可得看是哪的水啊?绍兴的水就能做出名闻四海的好酒,换个地方可就难说了。

早先这里叫做山阴、会稽、越州,南宋时候才改为绍兴府,是临时首都。南宋有六位皇帝的陵墓在这里。

绍兴是水乡,船就成了绍兴人离不开的交通工具了。这里的船啊各式各样,有木船,有水泥船,有机动的,有手摇的。当然了,陆地上有公共汽车和自行车,这水上就有公共船和自行船,绍兴人还给它取了一个带洋味的名字水上bus

你看妇女摇的行转自如,姿势优美;男的姿势可就比不上了,传走得平稳啊,打个盹啊倒也美哉。

你瞧这黑忽忽的一溜,是绍兴独特的乌篷船。因为棚子是黑色的,才有这个名。您看看啊!这个划法手脚齐上,别的地方还真没有,要不怎么叫独特啊。是啊,人们都说手是最灵巧的;可是啊,绍兴人的脚也这么灵巧。

当年鲁迅、周恩来都是坐着乌篷船离开绍兴城的。前方劳作还得靠后方支持,是啊。瞧,两脚出动把两只手解放了出来,干什么都这样自由自在,真是优哉游哉。现在是手脚一起劳作,到了冬天两只手揣起了御寒,那可就苦了一双脚。

现在该欣赏水乡的桥了。在市区里就有四百多座桥,千姿百态真像个桥的博览会。当然了一下子谁也看不了这么多桥。这里咱们只看看桥中间最古老的、最年轻的、最有趣的,还有最长的和最短的几种。

最古老的一座吗,叫八字桥。为什么叫八字桥呢?请看,从哪个方向看都象左边一撇、右边一捺的八字,其实这一撇一捺都是岸上的引桥。咱们说说八字桥的生辰八字,它修建于南宋嘉泰年间,也就是公元1201年左右,距离今天已经有七百多个年头了。

最年轻的桥也就是新建的桥,它可不是石头做的了,而是现代化的水泥桥,它跨度大、面宽,能通行现代化的汽车。城北桥是1982年竣工的,这座双梅桥1983年完成。你看这座桥,这座桥更大,我们去的时候正在施工,现在可能已经完工了。

这座雕塑是古代艺术品,装饰在桥头上。据说它有镇水防灾的威力,想必是水里的蛟龙,见了它总得老实点吧?对了。这是一种象楼梯式的桥,我们打飞机往下看啊,更显得别致,这座桥就是绍兴城外运河上的头的太平桥。

这座桥最长,我们只能一边走,一边看,还一边数数。怎么样?有多少个桥墩?我们算了一下,这座桥啊,有桥墩一百六十个,有一百一十八个孔。桥身是用三条石板平铺的,有三里多长呢,可真不短啊!快赶上武汉长江大桥了。可是您知道吗?看它象桥啊,它可不算是桥,因为这座桥啊,顺着运河当中间走的,是给船拉纤走的纤道。

您看这一座才是长桥呢,走了好半天了,还没有走到桥顶上呢,这座桥叫泗龙桥。它像一条龙,头朝北尾向南,长百米,宽三米,因为它有大小二十个孔,人们还叫它乜(nie)元桥。什么桥?二十元桥。

最短的桥,您看就用一块条石搭的,做为河岸两户之间的通道。真有意思,这种桥在绍兴有的是,大概这就是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致吧?噢,这座桥桥长一米八,桥宽近一米,它的长度,正和现在女孩子找对象的标准高度的尺码啊!

鲁迅先生说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变成了路。噢,曾经在这路上走过的,都是些什么人呢?

早在四千多年前,舜王来过这,他还在这里耕过地呢?这当然是传说了。舜王庙是清朝咸丰年间重建的,进山门迎面就是重檐调角的戏台,后面是大殿。史书记载,传说中拯救生灵的治水英雄大禹王,曾经在这里大会诸侯,死后葬在这里的会稽山下。

司马迁、李白、杜甫、元稹还有秦始皇都到这里来过。春秋战国时代,这里是越国首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遗址还在。

人们都知道绍兴出师爷,其实从汉朝时候起,这里已经是文化名城,绍兴出过不少文化名人。比如,东汉思想家王充,学者严子陵以及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等。

啊!王羲之的鹅池还在。传说这两个大字,是他和他儿子王献之一人写一个的。他写《兰亭集序》所在的兰亭就在城西南的兰渚山下面。

这沈园就是,陆游和他被迫离婚的妻子唐婉,后来又相遇的地方。陆游是绍兴人,他那有名的《钗头凤》词就是写在沈园粉墙上的。

明朝文学家、书画家徐渭,号青藤,也是绍兴人。郑板桥曾经刻了一枚印章,叫青藤门下走狗,可见其仰慕之深呢。

民主革命烈士秋瑾、徐锡麟、曹臣章都生在绍兴,在绍兴从事革命活动。秋瑾就义的地方就在绍兴轩亭口,1933年在这里建了一座纪念碑,是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写的碑文。蔡元培也是绍兴人。

周恩来祖居是明代建立的。清朝一位巡抚为周家百岁老人送过百岁寿母的匾额,所以人称百岁堂。周恩来同志1939年在这里从事过革命活动。

这就是鲁迅少年时代读书的私塾。这里是鲁迅出生的地方,直到十八岁鲁迅才离开绍兴到南京上学,以后他回故乡教书也住在这里。

《孔乙己》这篇小说里的咸亨酒店如今还在,这咸亨酒店嘛,它也跟着孔乙己誉满全球了。噢,您看,游客来照相,还喜欢打扮成孔乙己时代的装束呢!

李太白是诗仙,又称酒仙。太白遗风这遗风指喝酒不是作诗,大概因为喝酒比作诗好学、不费劲,而且还有物美价廉的下酒菜,更招人喜欢,所以学生特多。豆腐干、炸臭豆腐、孔乙己那多乎哉不多也的茴香豆是过酒配,配着酒吃的酒菜。

看,这是温酒的家伙叫窜筒,北京的叫水窜。绍兴酒酒色金黄,酒味醇厚,一般都统称绍酒。因为有两千四百多年的历史,所以也称为老酒。

这喝酒的也常常摆出传统的架势,啊,这可不算是太白遗风了。这倒是一种休息方式,在闹中取静,旁若无人。酒店的顾客啊,各式各样,有一个人闷头喝的,当然也有成群结伙凑热闹的,有小伙子,也有穿着入时的大姑娘。瞧,还有来见习的,不过他好像对茴香豆更感兴趣。

小店名气大 老酒醉人多,瞧这对联气魄不小。其实这老酒很温和,喝两碗醉不倒绍兴人的。在绍兴城里,酒店到处有。各式各样,有现代化的、大门脸的,有的呢,夹在两个商店中间,可门上的字不知道是哪个朝代留下来的,小酒店里就这么一张桌子。这楼上住家楼下卖酒,酒幌子简单扼要一个字。桥两头呢一边一家,上哪喝呢随您便。

这是在酒店里,酒坛子就在桌子下面;家里的用来支床省地方,闻着也香。有钱人家生了女儿,就酿几坛子酒,藏在地窖里。等女儿长大,出嫁的时候,连人带酒一块抬到新郎家,这酒就叫女儿红酒。

酒那么多,酒坛子当然就少不了了。可不,您看坛子都摞成墙了。据说绍兴每季度销售老酒多达五十多万斤,平均每天达五千多斤。你知道吗?在酒厂检阅这酒坛子啊,就得乘汽车。大街上酒坛子夹道欢迎来往的车辆,运河里酒坛子压得水漫船舷。请看像不像金字塔,我们在直升飞机上拍摄这个镜头的时候啊,都闻到了酒味。啊,那浓烈的酒香快把我们醉倒了!我们的船也得靠在酒坛子上。

可看的东西真是太多了,我们的摄像机就跟我们的眼睛一样,不停地记录着绍兴那令人神往的情景风貌。哎呀,那真是目不暇接啊!我们来绍兴从早到晚,就这么一天,是个一日游。您要上那去,多住几天,看到的一定更多。

下一集我们将在杭嘉湖上见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