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

(2017-02-16 14:54:56)
分类: 点滴故事

和董传留别

 

zèngguǒ生涯shēngyáyǒu诗书shīshūhuá

yànbànlǎopēngqiángsuí槐花huáihuā

nángkōngbànxúnchūnyǎnluànhángkàn婿chē

得意déyìyóukānkuā世俗shìsúzhàohuángxīn湿shī



你可曾注意过这样一类女人,读书,对于她们而言已经成为组成生命的一个元素,她们喜欢在书店的墨香中流连驻足,崇尚在书中肯定自我,完善自我。
 
因为读书,她们与众不同,以至于你可以从锦衣华服浓妆艳抹花枝招展争奇斗艳的各色美丽中一眼看到她们。
 
“腹有诗书气自华”
 
是读书,使貌不惊人的她们散发出了浓浓的超凡脱俗的书香气,我们姑且把这类女人叫做书香女人吧。
 
书香女人充满了知性美。
 
她们未必有令人叹为观止的学历,但是她们一定有相当的文化修养,所以能够在恬静安然中洞察世事,能够于清茶慢品中体味人生。
 
知性,使这类女人不会咄咄逼人的将自己观点强加给你,也不会讲别人的痛苦当作自己茶余饭后的谈资,更不会悲悲戚戚的诉说自己曾经的过往。
 
和书香女人的交流会是轻松的,只因为你在表达的,你将表达的,和你隐忍着未曾表达的,她们,都懂。
 
书香女人充满了灵性美。
 
她们对此从不张扬,但是你却分明能够感受到那份剔透玲珑的冲击。
 
读书, 教会了这类女人应在何时如一团火,何时如一块冰,何时沏一壶茶,何时斟一杯酒。
 
而你,只能感叹“心有灵犀一点通”,望向她们的浅笑嫣然,仿佛看见清晨的精灵赤足在林间漫步,水一般的风情万种,花一般的赏心悦目,而她们发梢上的露珠折射的正是灵性的光芒。
 
书香女人充满了韧性美。
 
须知开卷有益靠的并不是一时兴起。一本书,自始至终,细心品味,许并非难事,十本书,百本书,若无毅力怕是难以坚持到底。
 
人,总有惰性,所以,书香女人在用书培养着自己的韧性。
 
书给了她大世界,书给了她大光明,书给了她大智慧,而读书的过程使她们的性格磨练的更为饱满,从容不迫,按部就班,她们的沉稳会给身边的人一种莫名的心安。

苏轼是北宋文坛的一代盟主,宋代最杰出的文学大家。他才华横溢,创作力旺盛,著述宏富。在文学艺术上有多方面的重大建树和深远影响: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开有宋一代诗歌的新风貌,而他被公认为可与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比肩的诗坛巨擘;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为豪放词的开创者;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绘画与文同米一起建立了宋代文人写意画派。苏轼对诗、词、文、书、画的艺术奥秘作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与探讨,是有真知灼见的文艺理论批评家。他还深谙园林艺术,精于鉴赏金石,又有博大精深的哲学与文化学术思想。涉猎的领域如此广阔,并都取得高度的成就。这样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举世罕见,我们中华民族引以为自豪。

 

《和董传留别》苏轼写於从凤翔回到长安时,苏轼在凤翔,董传曾与苏轼相从。董传当时很贫困,衣衫朴素,但他饱读诗书,满腹经纶,平凡的衣着掩盖不住他乐观向上的精神风骨。嘉佑六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三年京察”,入第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董传时与苏轼相随,苏轼次年回长安后作此诗。

 

和董传留别

 

zèngguǒ生涯shēngyáyǒu诗书shīshūhuá

yànbànlǎopēngqiángsuí槐花huáihuā

nángkōngbànxúnchūnyǎnluànhángkàn婿chē

得意déyìyóukānkuā世俗shìsúzhàohuángxīn湿shī

 

【注释简析】

((zèng:粗丝绑发,粗布披身。

裹:经历。

生涯:人生的境遇过程。

腹有:胸有,比喻学於成。

气:表於外的精神气色。

华:丰盈而实美。

老儒:博学而年长的学者。如:博学老儒。

((:诗经小雅的篇名。共四章。根据诗序:瓠叶,大夫刺幽王也。或以为燕饮之诗。首章二句为:幡幡瓠叶,采之亨之。

举子:被举应试的士子。

槐花:豆科植物槐的干燥花及花蕾。夏季花开放或花蕾形成时采收,及时干燥,除去枝、梗及杂质。前者习称“槐花”,后者习称“槐米”。

囊空不办:引用《南史?虞玩之传》「玩之为少府,犹蹑屐造席。高帝取屐亲视之,讹黑斜锐,瓒断以芒接之。问曰:『卿此屐已几载?』玩之曰:『初释褐拜征北行佐买之,著已三十年,贫士竟不办易。』引用孟郊诗而不直接引用其诗语,而引用其「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之诗意,但转化为「寻春马」;引用虞玩之因贫困而旧屐著三十年不办易的事典,而转化为「囊空不办」,引用二个典故融合为一句,语多转折。

囊空:口袋里空空的,比喻没有钱。

寻春马:引用孟郊《登科后》诗:“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婿((chē:此指官贾家之千金美女。官贾富家之千女所座之马车,游街以示择佳婿,古有择婿楼。

世俗:社会上流传的风俗习惯。

 

【释义】

 

苏轼的这首《和董传留别》“腹有诗书气自华”一句,阐明了读书与高雅气质的必然联系,凝练概括,深得读者喜爱。苏轼好友黄庭坚说:“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清代学者梁章钜也说:“人无书气,即为粗俗气,市井气,而不可列于士大夫之林。”事实证明,读书与不读书,读书多与读书少的人,所表现出的内在气质与素质是绝不相同的。

 

本诗就苏轼送别的这位朋友董传而言,“气”不应简单地指读书所带给人的儒雅之气,更指古代读书人所推崇的在面对人生的失意和困窘时的乐观豁达的态度。孔子的弟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而能“不改其乐”。王勃在人生落魄时高唱“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董传身处贫穷,却始终保持着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追求着自己的人生目标,这可以从“囊空不办寻春马”一句看出。显然,苏轼对董传的人生态度还是非常欣赏的。在临别时送给朋友这一句,既是赞美欣赏,也是安慰鼓励。

 

今天人们引用它来说明读书求知可以培养人高尚的品格和高雅的气质。也用来赞美别人学问渊博、气度不凡。肚子里有着渊博的学问,气质自然会充满光彩。常以此言赠友,赞其学问渊博、气度不凡。董传生活贫困,衣衫朴素,但他饱读诗书,满腹经纶,平凡的衣着掩饰不住他乐观向上的精神风骨。腹有诗书指饱读诗书,满腹经纶,可以理解为气质精神风貌。全句的重心在上面,它强调了华美的气质是饱读诗书的必然结果。常读书,日积月累就会使人脱离低级趣味,养成高雅、脱俗的气质读好书,对人是有影响的,可以提升境界,知识能提高人的气质修养,能陶冶情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三生爱你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