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两天在地铁里经常看到的场景。
他们穿着朴素的衣服,面容黝黑且布满沧桑,没有行李箱,仅仅用编织袋装着给老家人带回去的礼物和祝福。看到他们着急回家的喜悦神情与步履匆匆,我总会感到阵阵心酸,究竟是什么力量让他们背井离乡,远离家乡的一切只身一人到陌生的地方打工。父母在,儿远游,北广上的力量真有那么大?
一生的努力拼搏终归是为了与家人在一起的守候,而老家人祈盼的不仅仅是春节几天的相聚,老人们苦苦守候的等待,迫切渴望见到儿女的心情,想哭又不敢哭的泪眼,还有已不再年轻布满皱纹斑点裂口的手,那对领着你上学送你外出打拼的父母...无论儿女在外漂泊多久,他们依然等候着儿女回家的脚步,苦苦的守候,苦苦的等待,无怨无悔。
明天是小年,希望路上归家的游子,早些回家,温暖过年!
若在地铁中遇到这样的身影,请慢下脚步,让他们先行,因为他们更迫切早点回家。
温暖回家路
让爱回家!
这是发在微信朋友圈的一段话,心酸不已,在微博里又发了一遍,希望更多人看到,温暖每位春节回家过年的游子。
其实,我不大赞成背井离乡的到另一个城市打拼,毕竟老理讲“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以前总认为这是单纯的只旅游,现在看来,每位不在父母身边的儿女都是在远游。我的家庭观念很浓,甚至有些守旧,一直认为真正的家庭是承欢膝下,父母都在身边又吵又闹的琐碎生活,然而现今的求学工作婚姻不得不使看似简单的事情变得不再尽如人意,我无法理解,这究竟是为了什么。
朋友回复我,有些人在温饱之后才对幸福有深层次的思考,也许老家人的生活达不到温饱的需求,因此背井离乡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都是身不由己的生活所迫。
可在我看来,家庭是高于一切的,家比任何事都重要,尽管会日子苦吃不饱穿不暖,但是能和家人在一起就是人生最大的富足。可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如此认同,所以才会有那些背井离乡一年回不了一次家,父母生病仅仅只能依靠电话问候而无法在父母身边照料的人。我不止一次的问自己,这都是为什么,父母对子女无私,而我们永远都是在父母这个年龄段才感受他们的悲哀。终归一句话,这是代代人的悲哀。
但无论怎样,回家的路已经开始了,虽然一年只回家这一次,虽然外出打拼忽视了老家人的感受,请回家后深深拥抱父母,有他们的支持和理解,才有儿女更广阔的飞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