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豫园走到南京路,看似几站地不远的路途,但真正走起来难度确实很大,我相信无知者无谓,基于看路标的基础,我凭着“11路”到达南京路,说实在的,到了南京路已经不想再走了,饿的是前胸贴后背,吃了点麦当劳又继续开拔,谁叫骨子路的行走乐趣呢。话说从小学到高中都是步行上下学,已经练就了飞毛腿,走起这段路虽说是轻而易举,但是事后也是腿酸腿疼腿难受,疯狂的行走一次就好,不过,这样的旅行也是难得。
中国十大步行街我已逛过王府井和中央大街,这次上海的南京路一定也要走走!

上海南京路是上海开埠后最早建立的一条商业街,被誉为"中华商业第一街"。东起外滩、西迄延安西路,全长5.5公里,以西藏中路为界,分为东西两段。广义上的南京路包含了现上海十大商业中心里的两个——南京东路与南京西路。

传说中的张小泉剪刀,我进店特意看了看此剪刀有何不同,不过在我看来,这无非就是把剪刀,也没什么特别之处,若说特别,恐怕就是先入为主的优势吧。
张小泉品牌成名于1663年,是中华老字号,也是是目前刀剪行业中唯一的中国驰名商标。在中国国内市场覆盖率和占有率一直居同行之首,同时产品还远销东南亚,欧美等地区。张小泉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深受消费者信赖。张小泉剪刀剪绸不带丝,剪布干净利落,不生锈,刀口损伤小,其剪刀头片上还刻有图案,令人爱不释手。

北京有同仁堂,上海有蔡同德堂。初创时属前店后工场性质,前面是店堂出售丸、散、膏、丹、胶、露、药酒和配方,后边是煎熬驴皮、龟版、虎骨、鹿骨等胶剂和自制各类膏、药酒工场,以自产虎骨木瓜酒和洞天长春膏见长,成为沪上四大国药号之一,风靡海内外。商店现以道地药材,精制饮片、参茸银耳、丸散膏丹、胶露药酒饮誉海内外,尤素以补膏补酒见长,历史上的虎骨木瓜酒、洞天长春膏中外闻名。








南京东路东起外滩中山东一路,西至西藏中路,全长1599米。其中穿过河南中路,且从河南中路以西开始演变为南京路步行街。相比起南京西路与大众产生距离般的高贵奢华,南京东路享有更恢弘的“购物天堂”之美誉,一直以来被誉为中华商业第一街。每到节假日这里总是人头攒动,一片热闹繁华之景。路旁遍布着各种上海老字号商店及商城,大店名店林立,百业兴盛繁荣,各式商厦、优秀建筑聚集交汇,商街中西方文化相互融合。正是这种多样性的包容;互相渗透与吸收、涵盖古今中外精粹、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发展向前的坚定信念,使南京路充满勃勃生机,展现出它百余年不落的繁华。作为上海绝对的“黄金地段”,它也是经营者必争之地,旅游者必到之处。历史上它是政治风云迭起之地,今天更是上海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展示之地,岁月赋予了它历史的文脉,发展给予它经久的气息。


看着上海老街景,脑海中总闪现周旋轻轻摇弋的唱起《夜上海》,夜上海夜上海,你是个不夜城,华灯起车声响歌舞升平……
出了南京路,看看时间尚早,回去也是一人,索性再转转外滩,我的上海一日游也才不虚此行。




上次游览外滩,是坐渡轮看十里洋场,这次是在十里洋场步行到外滩,别是一番风景。


这日的雾很大,外滩的上空被浓雾所笼罩,不过这无损浦东的夜晚,依然五光十色。

外白渡桥是旧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处于苏州河下游河口,位于黄浦公园西侧,架在中山东一路,东大名路之间的苏州河河段上。是一座全钢结构的桥梁,两跨52.16米,宽18.3米,是上海市区连接沪北、沪东的重要通道。
想当年赵薇在这座桥上拍《情深深雨蒙蒙》,那如此良辰美景是否再续演一下呢?
(上海之旅Happy Ending!)
加载中,请稍候......